国产双离合逆袭,吉利比爱信8AT更顺更省,实力打脸进口高价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让不少过去坚信“进口的就是好”的朋友们感到有些困惑。

事情是这样的,一些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为了追求更好的品质和体验,特意多花了两三万块钱,选择了吉利或者领克旗下搭载了日本爱信8AT自动变速箱的高配车型。

这本来是件挺顺理成章的事,毕竟爱信变速箱在全球都享有盛誉,是很多豪华品牌的选择。

国产双离合逆袭,吉利比爱信8AT更顺更省,实力打脸进口高价-有驾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把车开回家,和那些买了同款车型、但用的是吉利自家研发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普通版本一比较,一个尴尬的事实浮出水面:那个更便宜的国产双离合版本,开起来似乎感觉更平顺,而且关键是,它还更省油。

这就有点颠覆大家的传统认知了。

我们拿吉利星越L这款很火的SUV来举个例子,这款车本身自重不轻,油耗自然是车主们非常关心的一点。

根据大量车主的实际反馈数据,搭载吉利自家7速湿式双离合的版本,百公里综合油耗大约在10升上下。

而那些选择了爱信8AT变速箱的版本,百公里综合油耗却常常要到11.6升,甚至更高。

这中间就差出了将近1.5升的油耗,可不是个小数目。

咱们简单算一笔账,现在95号汽油的价格基本都在8块钱以上了,如果一年开两万公里,那双离合版本的车主就能比8AT版本的车主省下差不多2400块钱的油费。

这笔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足够添置不少东西了。

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个听起来更高档、更昂贵的进口变速箱,在实际表现上反而输给了价格更亲民的国产货呢?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技术原理、合作模式以及发展战略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

国产双离合逆袭,吉利比爱信8AT更顺更省,实力打脸进口高价-有驾

首先,我们得从最基础的物理结构说起,也就是这两种变速箱天生的工作方式就不一样。

爱信的8AT属于传统的自动变速箱,它的核心部件之一叫做“液力变矩器”。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两个对着放的风扇,一个风扇通电了在转(代表发动机),它吹出的风带动了另一个没通电的风扇也跟着转(代表车轮)。

你看,这两个风扇之间并没有硬东西连着,是靠液体(变速箱油)来传递能量的,我们管这个叫“软连接”。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过滤掉很多发动机传来的震动,让动力输出感觉很柔和。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能量损失大。

就像你隔着一个大水池去推对岸的东西,总有一部分力气被水给消耗掉了。

所以,传统AT变速箱的传动效率一般最高也就到82%到85%左右,也就是说,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有百分之十五以上都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变成热量白白浪费了。

再来看吉利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它的结构原理更像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手动挡。

国产双离合逆袭,吉利比爱信8AT更顺更省,实力打脸进口高价-有驾

它没有那个“液力变矩器”,动力传递是靠齿轮和齿轮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是实打实的“硬连接”。

这就好比你直接用手推车,你的力气几乎能百分之百地作用在车上。

因此,吉利这套双离合的传动效率非常高,能达到95%以上,几乎把发动机的动力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车轮。

单从这一点来看,它在节油方面就占据了天生的优势。

而且,双离合换挡速度极快。

因为它内部有两套离合器,一套负责1、3、5、7挡,另一套负责2、4、6挡。

当你挂在1挡行驶时,2挡其实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需要升挡的一瞬间,电脑只需要切换一下离合器就行,整个过程不到0.2秒,动力几乎没有中断。

而AT变速箱换挡,需要经历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动力传递会有短暂的迟滞,驾驶感受和燃油经济性自然会受到一些影响。

其次,除了硬件上的差异,软件层面的调校和匹配也至关重要。

国产双离合逆袭,吉利比爱信8AT更顺更省,实力打脸进口高价-有驾

这一点,恰恰是吉利自家产品的优势所在。

爱信虽然是世界顶级的变速箱供应商,但它本质上是丰田集团控股的企业。

这意味着,它最好的技术、最深度的合作、最核心的控制程序,肯定是优先提供给丰田和雷克萨斯这些“自家人”的。

当它把变速箱卖给吉利这样的外部客户时,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硬件产品,但最关键的底层控制代码,也就是变速箱的“大脑”,是不会完全开放给你的。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台功能强大的电脑,但厂家只给你用了最基础的操作系统,不让你自己安装软件或者进行深度优化。

吉利的工程师在匹配发动机和这台爱信变速箱时,就像隔着一层磨砂玻璃在看东西,很多深层次的匹配工作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用在一些豪华品牌上,爱信的8AT有时也会被用户抱怨存在低速顿挫或者换挡逻辑不够聪明的问题。

反观吉利自家的7速双离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台变速箱从硬件设计到软件编程,每一个环节都掌握在吉利自己手里。

这就等于拥有了这台电脑的全部源代码,想怎么优化就怎么优化。

国产双离合逆袭,吉利比爱信8AT更顺更省,实力打脸进口高价-有驾

吉利的工程师可以根据自己发动机的输出特性,精确地编写每一行换挡指令;他们可以针对中国城市里常见的拥堵路况,专门开发一个“蠕行模式”,让车子在走走停停时也能保持平顺。

这种从里到外的深度整合和自主可控,使得这台国产双离合在实际驾驶体验,尤其是在中低速行驶的平顺性上,反而超越了那个名气更大的进口货。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这背后反映出的中国汽车工业的一种发展策略。

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AT变速箱这么成熟,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研发一个顶级的8AT呢?

现实情况是,AT变速箱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专利,早已被日本爱信、德国采埃孚这些国际巨头牢牢地控制住了,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我们国内也曾有企业尝试研发国产8AT,但由于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不足,最终没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面对这种情况,吉利选择了一条更聪明的道路:绕开这条被封锁的赛道,在双离合这条全新的跑道上集中力量实现突破。

虽然早期的干式双离合因为散热问题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但吉利押注的湿式双离合技术,通过油液来为离合器片降温,彻底解决了过热的隐患,并且在耐用性上也做到了与AT变速箱相当的水平。

这条路不仅走通了,还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自己生产变速箱,比高价采购进口产品要便宜得多。

省下来的钱,又可以投入到新一轮的技术研发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如今,市场的销量也证明了消费者的选择:搭载爱信8AT的领克09月销量表现平平,而使用自家双离合的星瑞、星越L等车型则持续热销。

这说明,当我们的国产技术真正做到好用、可靠、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进口产品时,大家过去那种“非进口不买”的观念,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