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攥在手里热乎乎的,感觉自己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可你屁股底下这铁疙瘩,它在想啥,你猜过吗?
仪表盘上那堆花里胡哨的小灯,可不是给你蹦迪用的氛围灯,那是你车子的“摩斯电码”。
有时候是咬着耳朵跟你说悄悄话,有时候,那就是在扯着嗓子对你喊“救命”。
我一发小,就差点把刚出4S店的新车直接当潜水艇开护城河里去。
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他觉得自个儿是车神,手动把ESP给关了。
就是那个一辆小车屁股后头拖着两条S形飘逸曲线的图标。
他寻思着在烂泥地里能玩一把漂移,结果回到大马路上就给这茬儿忘了。
一个弯道,车子“嗖”地一下,跟块扔出去的肥皂似的,直接来了个“横向漂移”。
要不是路边那几根栏杆够硬气,第二天他就得上社会新闻。
后来他揣着个小心脏跟我喝闷酒,嘴唇都还在哆嗦:“那灯一直亮着,我X,我以为车坏了,哪知道那是保命符啊!”
你以为你在开车?
拉倒吧,你这就是在跟一个闷葫芦玩“你猜猜猜”,赌注是你的命。
有数据说,超过六成五的新司机,连仪表盘上七成以上的灯都不认识。
这哪是数据,这就是一排排竖在路上的墓碑,就等你哪天油门踩重点儿。
我们当年考驾照,题库刷得倒背如流,本子一到手,那本比砖头还厚的说明书就直接进了储藏室垫桌角。
可真正的开车,从你点火那一刻才叫开张。
夏天车里跟蒸笼似的,你把风量开到最大,对着出风口“啊啊啊”地吹,嘴里还骂着这破车中看不中用。
结果呢?
就因为那个“A/C”键没按下去。
A/C是啥?
空调压缩机的“启动按钮”!
没它,你那风扇扇出来的除了热风,就只剩下你的绝望。
一个动作的事,能让你从地狱回到人间,可有些人,硬是能在40度高温里憋屈几十公里,愣是想不到低头看一眼。
再说说那个长得跟阿拉丁神灯似的发动机故障灯,简直是所有司机的PTSD。
它一亮,你心里就得打个突突,琢磨着这个月的花呗咋整。
可你懂吗?
黄灯亮、黄灯闪、红灯亮,那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剧本。
黄灯常亮,等于你车跟你说:“哥们儿,我有点不得劲,还能扛,你麻溜儿带我瞧瞧去。”
黄灯要是开始闪了,那可就不是不得劲了,那是快抽过去了,发动机缺火,你再往前怼,三元催化器就得提前退休,修理费?
两个W起步,不讲价。
要是亮了红灯,兄弟,啥也别想了,立刻、马上、原地去世…哦不,是停车!
这等于你的车在跟你交代后事,再动一下就得心梗。
你还敢开?
胎压报警灯也一个德行,那个黄不拉几,长得像个小尿壶中间加个感叹号的玩意儿。
多少人一看它亮了,心里就嘀咕:“嗨,没事儿,八成是天儿冷了。”
然后该怎么开还怎么开,心大得能跑马。
我跟你说,这种心态,就是“事故体质”。
胎压低一点,油耗就高一截,轮胎寿命打骨折。
这都还是小钱。
真要是在高速上,时速一百二,突然“嘭”地一声,留给你反应的时间比眨眼还短,到时候你就是藤原拓海都没用。
那个小图标,它不是在跟你打商量,它是在给你下最后通牒。
我们总觉得自己车技了得,油门刹车玩得贼溜。
可真正的老司机,懂的不是怎么开得快,而是怎么跟车子“聊天”。
你的车,每时每刻都在用那些灯跟你汇报工作。
那个蓝色的像小水母的远光灯,不是让你在城里当“光明使者”晃瞎别人的;那个红色的电瓶灯,不是告诉你快没电了,是告诉你发电机撂挑子不干了,你的车正在靠最后一口仙气吊着命。
下次上车,别急吼吼地就走。
多看一眼仪表盘,看看你这伙计今儿个状态怎么样。
那些自检时亮了又灭的灯,是它在跟你打招呼。
要是有哪个灯死皮赖脸地一直亮着,别嫌它烦。
那可能是它对你最后的温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