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又整活了,新款速腾L,上来就王炸,一块15英寸的2K悬浮大屏直接怼你脸上,起售价给你干到11万多。
不装了,摊牌了。
这操作,摆明了就是对着比亚迪秦PLUS的脸左右开弓,属于典型的掀桌子式打法。如果说之前国产新能源是把合资的蛋糕端走了,那大众现在这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放在三年前,你敢想一个A+级的速腾,给你上8155芯片,给你上L2辅助驾驶,还给你个大彩电,最后告诉你只要十一二万?那时候的大众,鼻孔朝天,一副你爱买不买的德行。现在呢?现在的大众就差抱着你大腿哭了,“大哥,你看我这屏幕,又大又圆,你看我这辅助驾驶,多骚多智能,求你看看我吧”。
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自爆。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法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讲真,现在车企发布会,我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各种高大上的名词,什么智能座舱,什么AI语音,什么像素矩阵大灯,整得花里胡哨的。大众这次也没免俗,IQ.Light矩阵大灯,能独立控制32颗LED,听起来像不像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独门绝技?能在黑夜里给你精准照亮前方,还能避免闪瞎对面司机的眼。
听起来很美好,但这个“美好”的边界在哪里?在中国特色的远光狗面前,你的矩阵大灯再智能,也挡不住人家给你来一发“लेश्वर开天眼”。你这边还在玩儿精准控光,人家直接一键升天,大家一起瞎。
然后是那个核心卖点,15寸2K大屏,高通8155芯片。是是是,我知道这很牛逼,参数拉满了,属于典中典的军备竞赛项目。但问题来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在车里99%的需求就是听个歌、导个航。你给我个8155,和我给我个诺基亚有啥本质区别?难道我还能在等红灯那几十秒里,打开这块2K巨屏,约等于把一个移动KTV包房塞进车里,然后开始搓《原神》吗?
这玩意的核心价值,就是让你在跟朋友吹牛的时候,能多一个关键词:“你看我这车,8155的,2K屏”。本质上,和你盘手串、盘核桃的社交属性,一模一样。
想象一个荒诞的场景:你开着新款速腾L,在停车场遇到了老同学的秦PLUS。你优雅地摇下车窗,指着你的中控大屏,轻描淡写地说:“8155,Linux+Android双系统,德味儿,懂?”。你同学愣了一下,默默地在他的大屏上打开了抖音,开始外放“家人们谁懂啊,今天又去哪个哪个了”的洗脑视频,音量开到最大。
那一刻,你的8155,你的2K屏,你的德味儿,瞬间就崩了。你的技术壁垒,在人民群众汪洋大海的土味娱乐需求面前,不堪一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再聊聊那个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L2级别,听起来能在高速上解放双脚,惬意得很。因为我真的开过带类似功能的车,所以我得承认,在路况单一的高速上,这玩意儿确实是个好东西,能大大缓解疲劳。
但,关键的但来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最终试炼场,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的高速公路,而是早晚高峰的三线城市菜市场门口。你的IQ.Pilot,能识别突然从巷子里窜出来的老头乐吗?你的算法,能预判大妈买完菜横穿马路的走位有多风骚吗?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一百个雷达都没用,责任直接就给你定上了。自动驾驶的圣杯,不在硅谷,在山东聊城。
说到遥控泊车,我想起我当年考驾照,侧方停车考了三次才过,教练看我的眼神就像看一个压缩毛巾,泡水前完全看不出是个啥玩意儿。现在好了,手机APP点一点,车自己就进去了。科技确实改变生活,但有时候也让人变得更懒了。
其实讲道理,11万多买这么个配置齐全、空间超大、牌子又硬的大众,好像也不亏?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精神分裂,一会儿说大众牛逼,一会儿说大众傻逼。但讲真,现在的车圈,不就是这么个精神分裂的状态吗?
大众终于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把所有对手的优点,像素级复刻了一遍,然后用一个疯狂的价格砸向市场。它开窍了,它悟了,它也颠了。
那么,全新速腾L真正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是那块15寸大屏?是那个L2辅助驾驶?还是那个遥控泊车?
我觉得都不是。
它最核心的、最无法被替代的竞争力,是车头和车尾那个VW标。这个标,意味着当你把它开回老家时,你的老丈人、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都认识。他们会觉得你买了个“正经车”,是个“好牌子”。这种来自上一代人的品牌玄学和信仰加持,才是它最坚固的金钟罩铁布衫。
技术可以被超越,价格可以被打穿,但这种根植于几代人心智中的“品牌本身”,才是最难被撼动的。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