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一辆奔驰EQS从德国斯图加特出发,横跨丹麦抵达瑞典马尔默。全程1205公里,中途未充一次电。抵达时,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137公里——这场真实路测直接刷新了电动汽车的续航极限。
这次测试的主角不是普通锂电池,而是奔驰与美国Factorial Energy联合研发的固态电池。它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就像把“流动的水”换成“坚固的冰”,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易燃、低温衰减等隐患。
更关键的是性能飞跃:
能量密度提升25%:同样体积的电池,固态版比EQS原装锂电池多储存1/4能量;
实测续航1205公里:远超普通版EQS的774公里,甚至比官方预期998公里还高出20%;
极端环境无压力:此前测试显示,-20℃低温下仍能稳定续航。
这块电池的强悍,靠的不只是材料革新:
浮动电芯外壳:电池工作时会热胀冷缩,奔驰用气动执行器实时调节外壳压力,避免电芯变形破裂,寿命提升30%;
F1技术下放:电池组由奔驰英国F1技术中心参与设计,赛车级的精密控制技术被用在了民用车;
轻量化突破:能量密度高达450Wh/kg(特斯拉4680电池仅217Wh/kg),同等续航下重量减轻40%。
奔驰CTO马库斯·谢弗将此次测试称为“颠覆性突破”。更重要的是,固态电池已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2025年2月,原型车首次路测续航达1087公里;
7月通过-20℃极寒验证;
计划2030年前量产,与大众等车企正面竞争。
中国专利数据同样亮眼:全球36.7%的固态电池专利来自中国,年均增速超20%。这场续航革命,中国玩家不会缺席。
当一块电池能支撑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当充电焦虑被压缩到“一月一充”,电动车的体验才真正逼近燃油车。奔驰的1205公里,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让“续航焦虑”成了历史名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