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

福特探险者作为中大型SUV市场的老牌选手,凭借纵置后驱平台、2.3T+10AT的动力组合,曾一度被视为性价比之王。但2024年销量数据显示,其全年销量仅3.2万辆,远低于同级别汉兰达(11.8万辆)、途昂(8.5万辆)。深入分析发现,探险者存在5大核心痛点:油耗偏高(市区实测13-15L/100km,比汉兰达高3-4L)、第三排空间局促(腿部空间仅650mm,比途昂短120mm)、车机系统卡顿频发(2025款仍有30%车主反馈黑屏)、维修网点少(三四线城市平均每城仅1.2家4S店)、保值率低(三年保值率52%,比汉兰达低18个百分点)。本文结合2025款车型实测、10位真实车主的长期使用反馈及维修成本数据,拆解这些痛点对日常用车的实际影响,帮你判断这款车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有驾

一、油耗硬伤:市区通勤成本太高

(一)实测油耗远超官方数据

福特探险者搭载的2.3TEcoBoost发动机,官方给出的NEDC综合油耗为9.0L/100km,但实际使用中差距明显。我们对2025款四驱风尚版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实测:

城市拥堵路况(早晚高峰,平均时速25km/h):油耗13.8-15.2L/100km;

城郊快速路(平均时速60km/h):油耗9.5-10.2L/100km;

高速路况(定速120km/h):油耗8.2-8.8L/100km。

按每年2万公里计算,以92号汽油8.5元/L计,年均油费约2.3万元,比同级别汉兰达(年均1.6万元)多支出7000元,相当于多交一年交强险+商业险。

(二)油耗高的核心原因

动力储备过剩:276马力的最大功率、425牛・米的峰值扭矩,驱动2.1吨的车身虽动力充沛,但日常通勤仅用到30%动力,造成能量浪费;

变速箱调校偏向性能:10AT变速箱在低速时频繁换挡(1-3挡切换频繁),液力变矩器锁止较晚,增加能量损耗;

车身风阻大:方盒子造型风阻系数0.36(汉兰达0.33),高速行驶时风阻耗能更高。

北京车主赵先生(公司高管)吐槽:买之前觉得动力强是优点,现在后悔了——每天市区开20公里,平均油耗14.5L,加300块油只够跑3天,比之前的日系车费太多。

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有驾

二、空间设计失衡:第三排成鸡肋

(一)第三排空间仅够应急

探险者车长5063mm、轴距3025mm,数据上优于汉兰达(4965mm车长、2850mm轴距),但空间利用率差距明显:

第三排腿部空间:实测650mm(汉兰达720mm,途昂770mm),身高175cm的乘客坐进去膝盖顶在前排座椅背上,长途乘坐(超过1小时)会明显不适;

第三排座椅高度:仅310mm(汉兰达340mm),乘客坐姿呈蹲坐状,腰部缺乏支撑,被车主称为小板凳;

后备箱空间:第三排启用时仅258L,只能放下2个20寸行李箱,比汉兰达(340L)少装1个登机箱。

上海车主李女士(二胎家庭)分享:当时看中探险者的‘7座’,实际用起来第三排只能坐孩子,全家出游时行李根本装不下,最后还是得开两台车。

(二)第二排舒适性不如竞品

虽然探险者第二排腿部空间达920mm,表现优秀,但存在设计缺陷: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范围小(仅10°),无法完全放平,长途乘坐易疲劳;

中间地板凸起高120mm,满载3人时中间乘客脚无法平放;

空调出风口位置偏低(位于B柱下方),制冷/制热效率比汉兰达(头顶出风口)慢30%。

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有驾

三、车机系统拉垮:智能体验反成负担

(一)卡顿、黑屏成通病

2025款探险者搭载的SYNC+4.0系统,虽然升级了13.2英寸中控屏和8155芯片,但车主反馈问题依然集中:

启动黑屏:约30%车主遇到过点火后屏幕黑屏,需重启车辆才能恢复,4S店检测为系统兼容性bug,暂无彻底解决办法;

语音控制失灵:导航途中突然无法唤醒语音助手,或指令识别错误(如说打开空调却启动座椅加热),发生率比汉兰达车机高4倍;

CarPlay连接不稳定:无线CarPlay平均每小时断连1-2次,有线连接也需反复插拔才能识别,被车主调侃还不如用手机支架。

广州车主王先生(IT工程师)无奈表示:花30多万买的车,车机还不如我10万的国产车流畅,每次朋友坐车都吐槽,太掉价了。

(二)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实用性低

探险者标配的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存在明显短板:

自适应巡航在弯道时减速过晚(入弯前50米才开始减速),乘客体验突兀;

车道保持系统修正幅度大(方向盘频繁左右晃动),高速使用易引发疲劳;

自动泊车成功率低(仅65%),尤其侧方停车时经常压线,还不如人工操作快。

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有驾

四、维修保养麻烦:网点少、成本高

(一)三四线城市维修不便

福特在国内的4S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据2025年最新统计: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平均每城有8-10家福特4S店;

三四线城市(如潍坊、洛阳)平均每城仅1.2家,部分县城(如河北涿州、江苏昆山)甚至没有4S店,车主需驱车50公里以上才能保养。

山东车主刘先生(县城个体户)吐槽:上次做保养开了60公里到市区,来回油费+过路费花了200多,比保养费本身还贵。

(二)配件等待时间长、费用高

探险者的进口配件占比达45%(如变速箱阀体、涡轮增压器),导致:

常规配件(如刹车片、空气滤芯)价格比汉兰达高20%-30%(探险者一副刹车片860元,汉兰达680元);

特殊配件(如车机屏幕、悬挂摆臂)需从厂家调货,等待周期3-7天(汉兰达同类配件1-2天);

工时费高:小保养工时费280元(汉兰达200元),大保养(6万公里)工时费800元(汉兰达600元)。

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有驾

五、保值率垫底:三年亏掉一台紧凑型车

(一)市场流通性差,二手车商压价狠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数据显示,探险者三年保值率仅52%,远低于同级别:

汉兰达:70%

途昂:63%

大众揽境:58%

以35万落地价计算,三年后探险者残值约18.2万,汉兰达残值24.5万,差价6.3万,相当于亏掉一台全新吉利帝豪(指导价6.98万)。

某二手车平台评估师透露:探险者收车时会比行情价再压1-2万,主要是难卖——我们收一台汉兰达平均15天卖出,探险者得放2-3个月,资金占用成本太高。

(二)保值率低的深层原因

品牌影响力下滑:福特在华销量连续5年下滑,2024年品牌市占率仅2.1%,消费者担心后续维修配件供应;

车型迭代慢:探险者自2020年国产后仅做小改款,设计语言逐渐过时,年轻消费者认可度低;

口碑分化:油耗高、车机卡等问题导致二手车买家观望情绪重,市场需求疲软。

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有驾

六、哪些人不适合买探险者?

(一)市区通勤为主的用户

每天通勤距离超过30公里,且80%为城市道路,探险者的高油耗会成为长期负担,年油费比日系竞品多支出5000元以上。

(二)看重7座实用性的家庭

如果确实需要经常使用第三排(每月超过5次),探险者的第三排空间和舒适性无法满足,不如加预算上途昂,或降低级别选汉兰达。

(三)科技配置敏感型用户

习惯语音控制、CarPlay等智能功能,对车机流畅度要求高的年轻用户,探险者的SYNC+系统可能让你频繁抓狂。

(四)计划3-5年换车的消费者

保值率低意味着换车时亏损更多,若短期有换车打算,建议优先考虑汉兰达等保值率高的车型。

答案来了!不建议买福特探险者的原因:油耗高、第三排鸡肋,保值率还垫底-有驾

七、老车主的真心话:优点明显但难掩短板

(一)满意的地方

动力确实强,高速超车信心足,底盘扎实,过弯侧倾比汉兰达小,操控感在SUV里算优秀的。——深圳车主,探险者四驱运动版,行驶4万公里

车身刚性好,上次被追尾后尾箱门还能正常打开,维修师傅说‘这车身用料比日系车实在’。——成都车主,探险者四驱钛金版,行驶2.8万公里

(二)后悔的地方

油耗是真高,现在油价涨了,每次加油都心疼,早知道选混动车型了。——杭州车主,行驶1.5万公里

第三排基本用不上,第二排座椅角度太直,长途坐得腰酸背痛,空间设计太不合理。——武汉车主,行驶3万公里

车机黑屏三次,4S店升级系统也没解决,这智能水平配不上这个价位。——北京车主,2025款新车,行驶5000公里

八、总结:探险者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多数人

福特探险者并非一无是处,其纵置后驱平台、强劲动力、扎实底盘在同级别有明显优势,适合两类人群:一是不在乎油耗,追求驾驶质感的玩家;二是长期持有(8年以上),不考虑保值率的家庭。

但对多数普通消费者(家用为主、在意使用成本、看重实用性)来说,探险者的油耗、空间、车机、保值率等痛点,会直接影响日常用车体验,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放弃它,转投日系、德系竞品的核心原因。

买车的本质是匹配需求,探险者的短板并非致命缺陷,但如果你恰好在意这些方面,那么不建议选就是最务实的结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