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买车,到底是选情怀还是选性价比?
我身边的朋友,买车前能在小红书、知乎、论坛里泡三个月,最后还是在4S店问销售:“哥,这车到底划不划算?”但每次看到有人高调把“BBA”换成国产新势力,评论区总能炸开锅:有人喊“你买的是里子还是面子?”有人又说“新势力是吹牛还是真牛?”最近陈铭这波操作,倒真有点看头——毕竟他不是网上随便一位KOL,还是在高校上过课的“高知”,而且在门店还跟粉丝掰扯了半天,连选车都能搞成一场价值观讨论会,真·人间清醒。
问题来了:领克10 EM-P,凭啥能把BBA拍在角落里?
面对陈铭的清单,咱们能不能也学几招?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陈铭公开提车选了领克10 EM-P,而不是大家心里那个“高知、体面、社会精英标配”的奔驰宝马奥迪。
你要说是钱不够吧,也不是;要说是“跟风”吧,人家还真是仔细研究、自己体验过。
主要卖点呢,还是围绕着空间、科技、安全、驾驶体验这些“理性”标签。
陈铭现场还特意聊了自己是老师、公众人物,选车得能hold住多种角色,既要陪伴家庭,又要高效工作,还不能丢了“生活品质”。
最后发现,国产这车居然空间利用率81%,四座平权,科技配置拉满,续航1400公里——这几样,一下把BBA卷得有点喘不过气。
当然,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还不是陈铭选了啥,而是他怎么选的。
不是单纯比较价格,不是只看品牌logo,更不是一时冲动。
人家搞了个“全维度价值评估”:从使用体验、长期价值、到配置性能,甚至把家庭需求和日常通勤都算进去。
你说这样选车,跟咱们平时“拍脑门买车”是不是有点不一样?
其实这才是现在高知群体选车的真实写照——不是看谁广告做得响,而是看谁能把“理性+感性”都照顾到。
BBA过去靠“社会地位+品牌溢价”收割了一波又一波,但现在,你发现没人愿意只为车标买单了:你说你空间大,我要看你是不是为所有乘员考虑了;你说你科技牛,我要看你是不是全系标配、不是选装玩套路;你说你续航远,我还得看你是不是用得起、养得起。
我自己买车的时候,恨不得把每个配置表都背下来,最后还是被销售一句“这是同级最强”说服了。
回头一看,买车这事儿,就跟买房、找对象一样,谁都怕后悔,谁都想“鱼和熊掌”。
但陈铭这一套“全价值考量”,是不是也提醒咱们:买车不是买奖杯,不是买身份,更不是买焦虑,是买你真正用得上的东西。
你要说BBA就差吗?
其实人家也有优势,品牌、服务、历史底蕴,谁也不差。
但问题是,时代变了。
现在谁还天天“炫品牌”?
你要是真有钱,身边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车不再是门面,更多是自己和家人的舒适小天地。
就像你穿什么衣服,不是非得LV,优衣库照样能把气质拿捏。
再说说领克10 EM-P这几个“杀手锏”:4.8平方米空间、全车高利用率、四座平权,这听起来挺新鲜。
以前咱们买车,后排像坐牢,前排像大爷,现在领克直接“搞平均主义”,所有座椅配置一样,谁坐哪都踏实。
激光雷达、Thor芯片、29颗高感知硬件,听着跟NASA发射卫星似的,其实就是把安全和科技拉满。
你说高知用户,最怕啥?
怕效率低、怕浪费时间、怕被忽悠。
领克这堆配置,按陈铭的说法,属于“实用主义者的福音”。
1400公里续航,电混系统,能耗经济,远途出行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把“充电地图”贴满后备箱。
不过咱也得说句实话,国产车就算技术拉满,真能完全PK掉BBA吗?
这个问题,跟“国产奶粉能不能秒杀洋奶粉”一样,答案其实没那么简单。
你买BBA,买的是“确定性”,买的是那份“社会意义”;你买领克,买的是“创新”和“实际体验”。
但你要说谁一定更好,每个人心里的秤都不一样。
就像我曾经以为“贵的一定好”,后来才发现,“合适的才是真的好”。
科技含量高,你得真用得上,不然就是摆设;空间大,你得真装得下,不然还是浪费;续航远,你得真跑得动,否则数据都是纸上谈兵。
其实买车这事儿,跟买手机、买家电、买房子没啥区别。
以前大家选手机,非得苹果不可,现在国产旗舰谁还差?
买车也是,大家越来越不迷信“洋品牌”,更在乎“体验感”。
陈铭这次选领克10 EM-P,说到底,还是选了“生活的完整性”。
不是只为了工作、也不是只为了家庭,而是希望车能帮自己平衡这两头。
这种“全场景思维”,其实才是现在大多数人真实的需求。
以前我们都以为“高知群体”就是“理性”的代言人,其实他们也纠结,也焦虑,但好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普通人也一样,不必非得跟风,不必非得追求“面子”,能把自己的“实际需求”搞明白,才是买车最大的价值。
当然,话说回来,领克10 EM-P也不是一辆“完美无缺”的车。
你要说品牌历史、全球认可度,还是BBA更有底气;你要说售后服务体系,豪华品牌也有自己的网络。
但国产车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给了市场一个很大的惊喜。
你还记得十年前,大家买国产车是“将就”,现在买国产车是“炫技”,这种转变,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是消费观念的升级。
买什么车,最终还是得看自己。
你喜欢“稳定可靠”,那就买BBA;你喜欢“创新体验”,那就选国产新势力。
关键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你用得爽不爽”。
最后留个小问题:你觉得现在买车,品牌和体验哪个更重要?
你会选一个高科技配置拉满的新国产,还是继续信仰老牌豪华?
抑或你觉得“有车就行,管它什么牌子”?
咱们评论区不设标准答案,欢迎各路网友畅所欲言。
毕竟买车这事儿,只有自己知道,什么才是最对味的选择。
谁也别替你做主,谁也别瞧不起谁。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