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高端梦,既像是科幻片的开场,也是悬疑片的铺垫。L3级智能驾驶,被炒作得如同“下一代工业革命”,但归根结底,这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你不是在一路领先,就是准备退赛。听起来残酷,但在智能驾驶这个风口上,赢家拿走一切,跑慢了就等着被淘汰。
想进L3俱乐部?第一道门槛全向AEB(自动紧急制动)直接劝退一票玩家。车辆得拥有前后左右360度无死角感知能力,从龟速到高速都不容许出错。华为讲究实干家本色,8个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堆出了一座“移动堡垒”,核心算力和旗舰手机一个档次,还能四季如一保持冷静。而比亚迪呢?“天神之眼”听着玄之又玄,可用的其实是第三方摄像头与雷达。硬件还在和供应商讨价还价,风一吹就散,这就像用别人的积木搭别墅,拼得再好也随时可能缺块。
软件层比比赛硬件还让人尴尬。华为鸿蒙+MDC组合,季度OTA升级,比亚迪安卓魔改系统,语音助手一个口误,空调变天窗。自动泊车功能一上线,业内戏称比亚迪是在“智能驾驶门口徘徊”。这不是进步缓慢,而是走错了方向。智能驾驶这盘棋,拼的不是谁买的零件多,而是能不能把零件拼出个完整的大脑——比亚迪却还在搞“拼多多式造车”。
你以为特斯拉靠视觉、华为靠感知堆叠,都是硬通货,人家从传感器到底层芯片全栈自研,连摄像模组都要专项定制开发。华为狠到毫米波雷达跟5G基站共用射频技术,通信模块囊括二十年积累,比亚迪这种“临时抱佛脚”,就算掏出百亿,也追不上沉淀出来的体系力。
比亚迪一有动作就喊“智能驾驶平权”,功能下放二十万级车型,车主们集体在线点评:“车道保持像醉汉画龙”。移植没有自研做基础,技术就是空中楼阁。安卓厂商抄苹果动画,表面都好看,用户一用全露馅。
此时此刻,比亚迪还在纠结“要不要自研激光雷达”,华为早就玩起了极限操作。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去年在上海城区无接管跑了30公里,对付加塞、逆行像喝水一样轻松。日常有800万公里数据工厂加持,训练的驾驶模型比路口交警还懂中国马路,这种能力,不是买几套英伟达芯片能堆出来的。
市场已经开始站队了:阿维塔、星途干脆用“华为全家桶”,把底盘都给了华为。比亚迪左右为难,既不肯把灵魂卖给华为,又造不出自己的“灵魂驱动”。高端市场被问界、智界切开口子,30万以上份额月掉3%,总裁办公室销量曲线都快不敢画了。
怎么选?一是咬牙自研,投百亿烧五年,赌能追上华为现在的水准;二是直接认命买华为方案——用“组装厂”自嘲,灵魂不再自己掌握。但新麻烦来了,比亚迪全球扩张如火如荼,泰国工厂月内投产。如果用华为方案,美国商务部分分钟开罚单;可要是选择英伟达,欧盟的数据法又掐脖子。这局面,比搞技术还烧脑。
2025年就是智能驾驶分水岭:法规松绑,L3保险费率下调,买车先问自动驾驶。看着华为已经在开吃,而比亚迪还在盘小算盘,不管是孤注一掷自研,还是低头认命上华为方案,每一条路都写着两个字——代价。
问题来了,比亚迪到底应该死守自主研发,还是果断放弃灵魂,把高端业务托付出去?在智能驾驶赛道,犹豫,从来都不是赢家的选项。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