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鹏P7内饰曝光,三轴屏能点头说话,科技感爆棚

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聊得挺热闹,就是小鹏汽车的老总何小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几张新车的内饰图,主角是全新一代的小鹏P7。

这图一出来,大伙儿的目光立马就被中控台上那个据说“会点头、会说话”的屏幕给吸引了。

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这到底是真的有技术含量,还是车企搞出来吸引眼球的噱头?

全新小鹏P7内饰曝光,三轴屏能点头说话,科技感爆棚-有驾

一个屏幕,怎么就活过来了呢?

这背后是不是藏着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思路?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用大白话来好好聊聊这台新车,看看它到底新在哪儿,那个神奇的屏幕又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咱们就来解密这个最引人关注的“三轴灵动屏”。

一听这名字,又是“三轴”又是“灵动”的,可能有点晕。

说白了,它跟我们平时手机或者车里那种固定死的屏幕不一样。

这块屏幕被安装在了一个可以小范围活动的机械结构上,这个结构能让屏幕实现三个方向的转动,就像我们人的脖子一样,可以点头、可以左右转头。

全新小鹏P7内饰曝光,三轴屏能点头说话,科技感爆棚-有驾

这个物理上的“动”,就是它跟其他屏幕最大的区别。

那么,能动有什么用呢?

这正是小鹏想讲的故事。

它不是为了动而动,而是为了更好地跟车里的人互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坐进车里,按下启动按钮,这块屏幕会轻轻地向你的方向“点个头”,就像一个管家在向你问好,这种感觉是不是比冷冰冰地亮起一个logo要亲切得多?

再比如,当你开口说“你好,小P”,准备下达语音指令的时候,屏幕会自动转向你的位置,用一个“面对面”的姿态来倾听,这就给用户一种被尊重、被认真对待的心理感受。

如果副驾驶的人在说话,它也能转向副驾驶。

这种设计,就把原来单向的“人对机器下命令”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双向的、有情感反馈的交流。

全新小鹏P7内饰曝光,三轴屏能点头说话,科技感爆棚-有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功能升级了,而是在探索未来汽车作为“第三生活空间”的可能性。

我们能看到,中国的车企不再仅仅满足于把车造得能跑、续航长,而是在努力让汽车变得更懂人、更有温度,这块会“点头”的屏幕,就是这个趋势下一个非常具体和生动的体现。

当然,一台车的内饰好不好,不能只看一块屏幕。

全新P7的整个驾驶舱设计,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未来感和对驾驶员的关怀。

我们来看看方向盘,它不再是简简单单一个圆圈。

上面有两个很像游戏手柄摇杆的“卫星旋钮”,这可不是装饰品。

左手边的旋钮,按一下就能启动或者关闭小鹏引以为傲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右手边的旋钮,则可以让你快速切换驾驶模式,比如从舒适模式换到更有劲的运动模式,甚至还能控制空气悬架的高低。

过去这些功能,你可能得在复杂的屏幕菜单里找半天,现在都集中到了你手上最方便操作的地方。

全新小鹏P7内饰曝光,三轴屏能点头说话,科技感爆棚-有驾

这充分说明设计师在用心考虑怎么才能让驾驶员在开车时更安全、更专注。

仪表盘也玩出了花样。

它不再是千年不变地显示速度和电量,而是可以根据你当前的使用场景切换不同的主题界面。

比如你放着音乐,它能显示跳动的音符和频谱;你要是想体验一把加速的快感,切换到“弹射模式”,整个仪表盘的风格都会变得非常有战斗感,把最关键的性能数据显示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种细节上的用心,让驾驶的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仪式感。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说的,就是那个“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UD。

但小鹏的这个不一样,它加入了AR,也就是增强现实技术。

这是什么概念呢?

全新小鹏P7内饰曝光,三轴屏能点头说话,科技感爆棚-有驾

就是它能把虚拟的导航信息和现实的道路场景结合起来。

比如说,导航提示你前方路口要右转,普通的HUD可能只是在玻璃上显示一个箭头,但AR HUD会在你眼里,直接把一个巨大的、立体的蓝色箭头“画”在你要转进去的那条真实车道上,让你想开错都难。

这种技术对于路况不熟的新手司机来说,简直是福音。

甚至,小鹏还脑洞大开地加入了AR互动游戏,让你在停车等人的时候也能找点乐子。

看完了科技感爆棚的内部,我们再把目光移到车外。

全新P7的外观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体线条比现在的P7更锋利、更运动。

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就是它的车灯。

无论是车头还是车尾,都采用了一个独特的“H”形设计,由一条贯穿式的灯带和两边竖向的灯组构成。

全新小鹏P7内饰曝光,三轴屏能点头说话,科技感爆棚-有驾

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非常高,有一种未来战舰的感觉。

车身侧面是流畅的溜背造型,车尾还有一个可以根据车速自动升降的扰流板,这不仅是为了帅,更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给车身提供额外的下压力,让车开起来更稳。

尺寸方面,这次全新P7也“长大”了。

车长超过了5米,达到了5017毫米,轴距也突破了3米,达到了3008毫米。

这些数字可能有点枯燥,但它带来的实际好处就是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会宽敞很多,让它从一台偏向个人驾驶的轿跑,变成了一台更适合家庭使用的中大型轿车。

最后聊聊核心的动力部分。

小鹏这次给的选择很丰富,既有后轮驱动的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270千瓦,换算成马力大概是367匹,这个动力水平对于日常驾驶来说绰绰有余,而且后驱也能带来不错的驾驶乐趣。

如果你是性能控,还有双电机四驱版本等着你,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惊人的437千瓦,也就是差不多595匹马力,这个数据已经能让很多传统豪华品牌的性能车都感到压力了。

在电池方面,也同时提供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选择,前者性能更强,后者在成本和耐用性上更有优势,把选择权交给了消费者自己。

从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和配置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无论是在看得见的内外饰设计、人机交互创新,还是在看不见的核心三电技术上,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且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着未来汽车的样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