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摩托车市场,大踏板车型可谓风头正盛。2025 年,大踏板市场更是热闹非凡,用户对大踏板摩托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想要帅气好看的外形,又希望车子在各种场景下都好用。这可让摩托车厂家们绞尽了脑汁,于是,跨界车型应运而生,这类车既能日常通勤,又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摩旅,还自带豪华感;配置方面也是 “卷” 得厉害,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和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这些以前觉得高端的配置,如今普及率都超 90% 了。面对这么多眼花缭乱的车型,到底该怎么选呢?今天就来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性价比王者组,三阳巡戈 400 不得不提。它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博世双电控,也就是 ABS 和 TCS 下放到了 4 万元以内的价位,这一下就重新定义了这个价位段的安全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高的安全保障。不过呢,它也有个小毛病,油耗有点偏高,百公里得 4.66 升,这就导致续航不太给力,满油状态下大概能跑 311 公里。要是你喜欢长途摩旅,那可得多留意下加油的问题。
同组的升仕 368K 则在续航方面下足了功夫。它配备了 17 升的大油箱,而且油耗低至 3.5 升每百公里,算下来续航能达到 480 公里,基本上解决了同级车型的里程焦虑问题。在配置上,它也是诚意满满,不仅有双摄记录仪,方便记录旅途中的美好瞬间,还有电动风挡,能根据不同的骑行场景进行调节。但它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品牌溢价不足,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品牌不太熟悉,觉得花同样的钱,买个大品牌更靠谱,可实际上它的配置完全是越级的。
再看看品质标杆组。本田佛沙 350,那可是很多人心目中的 “神车”。它搭载的 eSP + 引擎,运行起来平顺得很,CVT 变速箱响应迅速,几乎感觉不到延迟,骑起来特别舒服。而且,它的保值率超高,5 年保值率能超 80%。不过,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780mm 的座高对于身高 155cm 以下的骑手不太友好,双脚可能不能轻松着地,骑行起来会有点不安全。
雅马哈 XMAX 在场景适应性上表现出色。它的电动风挡可以在 95mm 的范围内调节,而且通过优化设计,风阻降低了 8%,这使得它在高速行驶时稳定性极佳,就像在路面上扎了根一样稳。但为了控制成本,国内版减掉了 Ohlins 减震(这可是泰版专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操控体验,对于追求极致操控的骑手来说,可能会有点小遗憾。
最后是豪华象征组的宝马 C400GT。它在电控方面堪称王者,电子油门加上弯道 ABS,骑行的操控性和安全性都没得说。但它 8.6 万的售价可不便宜,其中品牌税占比超 40%。说白了,很大一部分钱是为 “蓝天白云标” 付了溢价,它的目标用户主要是那些高净值人群,对品牌有较高追求,愿意为品牌附加值买单。
车型,到底该怎么选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三维选车模型。第一维度是预算锚定,如果你的预算在 3 万以内,升仕 368K 是个不错的选择,动力强,配置越级;预算在 3 5 万之间,三阳巡戈 400 比较均衡,雅马哈 XMAX 操控出色;要是预算在 5 万以上,本田佛沙 350 保值率高,宝马 C400GT 能彰显身份。
第二维度是场景公式。如果通勤需求多,那油耗就很重要,像雅马哈 XMAX 百公里油耗仅 2.8 升就很有优势;座高也得考虑,像本田佛沙 350 的 780mm 座高对矮个子骑手不太友好;车子的灵活性也不能忽视,车重最好在 180kg 以内。要是经常摩旅,续航就得优先考虑,升仕 368K 的 480 公里续航就很给力;储物空间也得大,三阳巡戈 400 能放下两个头盔的储物空间就很实用;风阻保护也很关键,雅马哈 XMAX 的电动风挡就派上用场了。
第三维度是隐性成本。维保成本方面,本田和雅马哈的网点覆盖率更广,在二三线城市维修保养更方便,而升仕在这方面就稍显不足。折旧率上,本田佛沙 3 年残值率比升仕高 35%,也就是说,开几年后卖车,本田佛沙能卖更多钱。
展望 2025 年的市场,还有几个变化值得关注。技术平权趋势下,TCS 和 ABS 这些高端配置会越来越普及,成为标配,像光阳 X350 等车型已经全系搭载了。国产替代也在加速,升仕 368K 这类车型,以超高的配置溢价率冲击着本田、雅马哈等品牌的市场份额。另外,随着电动化浪潮袭来,宝马 C400GT 这种靠品牌溢价的豪华车型,“身份价值” 可能会被削弱,再加上隆鑫代工的质疑声不断,未来它的市场表现充满变数。
选大踏板摩托车,没有绝对的 “神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只看功率、扭矩、续航这些参数,得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按照(预算 ×0.4)+(场景 ×0.4)+(品牌偏好 ×0.2)这个公式,你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完美座驾。你在选车过程中有什么纠结的地方吗?不妨和大家分享分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