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免费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前两天看到智谷趋势的一篇推文,标题写得特唬人——《取消高速收费打响第一枪,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高速免费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有驾
图片

我点开一看,作者说得头头是道,说高速免不免费不能只算经济账,得看基建投入能不能转成经济红利,还说继续收费短期救财政、长期丢信誉,遵守约定虽然少收钱,但能降物流成本、引投资。

讲道理,这观点我倒不反对,但总觉得作者想太多了,好多关键信息没说透。

文章开头提了成绵高速和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取消收费,说这是“打响第一枪”,可它压根就没说这两条高速为什么免费。

其实,所谓的“高速免费”根本就不是地方主动想免,是有个律师较真,发起了行政诉讼,闹得舆论沸沸扬扬,最后地方才不得不免的。

高速免费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有驾
图片

说白了,是这位“刺头”律师先开的枪,不然,想要免费,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哪轮得到地方主动“开枪”。

其实“高速该不该免费”这事,网上吵了十好几年了。

早在2018年,《中国经营报》就发过北大薛兆丰教授的专栏,标题是《为什么中国高速收费,美国高速却大规模免费?》。

文章里说,全球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美国不到10%,差异根源是建设机制不一样。

我们是“分散决策、自主融资、用者自付”,先让承包方贷款修路,再靠过路费还贷款;美国是政府财政掏钱修,所以大多免费。

薛教授还说“高速公路收费正在成为全球趋势”,现在七八年过去了,我倒想问问,这趋势实现了吗?美国也像我们这样开始大规模收费了?

不过薛教授的文章也不够全面,没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美国高速免费还能盈利,我们收费反而常年亏损?

后来我看别的文章分析,说一是中美收费模式不一样,美国靠燃油税,我们靠过路费;二是我们运营成本高,光运营就占总成本四分之一,维修保养、管理费都不少,还有天价监控费;三是我们总在扩建改造,车流量大要扩,联通各地也要修,花钱如流水。

可这些理由真站得住脚吗?我觉得未必。

高速免费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有驾
图片

先说燃油税,我们的油价里早就包含养路费了。2009年就改革了,取消了公路养路费,改成燃油税加在油价里,每升汽油差不多有1.5元是税费,遵循“多用路多付费”的原则。

那既然油里已经交了钱,上高速再交一次费,这不就是交“双份”钱吗?

再说说运营成本,维修保养费高得离谱,是不是反过来说明当初修路质量不行?

还有管理费,文章里自己都说,高速主要靠国有公路公司运营,这些公司的经营成本占了收费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高速还要靠财政补贴还利息。

这明摆着是浪费和低效,难道还能说合理?就不能引入民营企业,搞搞公平竞争,提高效率吗?

至于监控成本,这个先不说,但高速上那些天价罚没收入,最后都进了财政口袋,有没有拿出来补贴高速的亏空?还有不停的扩建改造,每一次都合理吗?有没有重复建设、拍脑袋决策的情况?会不会有人为了政绩、为了捞好处才盲目修路?

薛教授当时在文章结尾说:“人们有追求免费服务的自由,却没有逃避付出代价的自由;而如果人们选择了一种效率更低的发展模式的话,要付出的代价就只会更高。”

这话确实值得琢磨,但琢磨之前,是不是得先把“双份钱”“高成本”这些问题说清楚?

所以啊,智谷趋势这篇文章,真的是想多了。

与其大谈“连锁反应”“经济红利”,不如先把高速免费的来龙去脉、收费背后的猫腻说清楚,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事。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