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7申报图流出:165公里纯电续航搭配雷神AI电混2.0,这台定价10万级中型轿车凭借越级车身尺寸和47.26%发动机热效率挑战比亚迪秦L市场地位
方向盘握在手里的瞬间,整套雷神AI电混2.0系统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路况判断。发动机保持沉默,120千瓦的电机开始推动这台接近5米长的车身,安静得像深夜的图书馆。油门踏板的反馈很线性,不像某些插混车型那样在电机和发动机切换时会有明显的顿挫感。
这台刚刚出现在工信部申报目录里的吉利银河星耀7,车长4958mm、轴距2852mm,数据上已经接近传统C级轿车的标准。坐在后排,膝部空间轻松超过两拳,头顶也没有因为轿跑式车顶设计而感到压抑。相比之下,同样定位家用市场的比亚迪秦L,车长4816mm、轴距2745mm,数字上的差距在实际乘坐中能感受得到。
电池容量有两个选择:18.99kWh和28.3kWh。大电池版本能跑165公里纯电续航,这个数字在10-15万元价格区间的插混轿车里算是靠前的表现。磷酸铁锂的化学体系,热稳定性比三元锂好一些,适合那些每天充电的用户。小电池版本的续航在115-120公里之间,价格可能会便宜不少,更适合充电条件一般的家庭。
底盘来自CMA平台,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的悬架结构。高配车型搭载FSD自适应阻尼悬挂,能根据路面状况实时调整减震器的阻尼力。过减速带时车身姿态控制得比较平稳,弯道中的侧向支撑也有一定保障。这套底盘调校明显偏向舒适取向,但保留了一些驾驶乐趣的余地。
1.5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82千瓦,热效率达到47.26%。在混动模式下,系统会根据导航路况预判能量需求,自动决定什么时候用电、什么时候用油。官方给出的亏电油耗数据是2.67-2.8L/100km,实际表现可能会受到驾驶习惯和路况的影响。电机功率120千瓦,起步和超车时的动力响应比较直接。
外观设计延续了银河家族的“涟漪美学”语言,前脸是大尺寸梯形格栅,内部填充直瀑式镀铬饰条。贯穿式LED尾灯在夜间点亮后辨识度比较高,车尾的小鸭尾扰流板和立体护板形成上下呼应。车身侧面保持了传统三厢轿车的比例,腰线从车头贯穿至尾灯。值得注意的是,这台车用的是传统机械门把手,而不是隐藏式设计,在北方寒冷地区可能会更实用一些。
内饰部分的信息目前还不够完整。根据谍照和同系列车型推测,中控台应该会采用分层式布局,悬浮式中控屏尺寸可能在15英寸左右,搭载Flyme Auto系统。语音助手基于DeepSeek大模型开发,唤醒速度和识别率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还需要上市后验证。高配车型可能会配备AR-HUD平视显示器,减少驾驶时视线偏移的频率。
智能驾驶辅助方面,预计会搭载“千里浩瀚”系统。基础版本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高配车型可能支持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和高速领航辅助,硬件配置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多个高清摄像头。APA全场景自动泊车功能能识别垂直、平行和斜列式车位,对新手司机来说可能会有实际帮助。
这台车在吉利产品矩阵中的位置介于星耀6和星耀8之间。星耀6起售价7.98万元,星耀8在11.58-15.58万元区间,按照这个逻辑,星耀7的价格可能会落在8-11万元之间。如果真的定在这个区间,性价比会比较突出,直接竞争对手就是比亚迪秦L DM-i和长安启源A07。
165公里的纯电续航、接近5米的车长、CMA平台带来的底盘质感,这些配置组合在10-15万元价格区间并不常见。但比亚迪在品牌认知度和经销商网络覆盖上有自己的优势,消费者在两者之间做选择时,可能需要权衡空间舒适性和品牌保值率。
工信部申报只是产品上市前的一个环节,实际配置、价格、驾驶体验还需要等正式发布后才能确认。这台车能不能复制星耀8月销过万的成绩,取决于吉利最终给出的价格策略和配置组合。市场留给插混轿车的空间还在,但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同步增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