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充电要领号?车主排到49号还限充80%,四小时才走人

国庆上高速,新能源车主领号排到49号,等了3小时才上桩,且每车最多充到80%,一趟充电足足耗了4个小时

国庆高速充电要领号?车主排到49号还限充80%,四小时才走人-有驾

这样的经历并不孤单,这两天在湖南、北京、杭州、武汉、长沙和广深周边的高速服务区,排队叫号成了“临时新常态”,有人把号码牌握得像餐厅取号,有人干脆去服务区里走一圈再回来等通知

那天晚上风有点凉,湖南某服务区的灯把地面照得锃亮,车流在广场上绕着圈

辰女士拿到一张手写的“49号”,盯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不是点餐,是给车“点电”

她说等等等,前面还有十几台,过了三个小时,终于轮到自己上桩,充了将近一小时,结账时看了眼表,四个小时没了

有旁边的车主倒是乐观,说叫号至少公平,不用硬挤抢桩,也不用担心被人切进来,能坐下喝口热水再上

这波拥堵的根子不复杂——人多车多,桩不够用

据多方平台测算,今年国庆假期自驾出行比例明显抬头,新能源车日均约1250万辆,占到总体车流近五分之一,比去年同期又涨了三成

需求像潮水,服务区的桩却是“固定资产”,一到高峰就顶不住,这就是当下的矛盾

湖南的做法很直接,安排专人值守、现场叫号引导,部分站点把充电桩的SOC上限调到70%到85%,统一要求每车最多充到80%,原则上半小时左右就得让位

当地平台的人说,这样能尽量让更多车补到关键的那一口电,先把队伍消化掉

不止湖南,环京、江浙、湖北等多地的服务区也上了叫号,排队1到4小时并不稀奇,京哈高速有车主拿着六十多号,几乎排了一整轮才上去

从数据上看,这并不是突发的小波动,而是趋势在兑现

国家能源部门披露,2024年国庆期间,全国高速电动汽车充电量达7215.27万千瓦时,日均过千万千瓦时,较“五一”日均多出三成多,比去年国庆翻了大约八成

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称,2024年新增公共充电桩85.3万台,总量到357.9万台,高速服务区覆盖率已超97%

覆盖是覆盖了,可到了高峰就暴露出“密度与功率”的瓶颈

一句话点明现状:桩够不代表好用,能充上不代表充得快,排队的时间被平均拉长了

我站在服务区外看灯光一条条落在车身上,心里也犯嘀咕,大家不是不理解限充,只是希望“加油五分钟,充电一小时”的差距别再这么刺眼

所谓的叫号,是一颗临时止痛片,止得住疼,治不了病

话说回来,治病也得讲方法

短期该怎么顶住这波客流?

这些天不少地方在加码,南京一处服务区新上了12台120千瓦的快充桩,宁波慈城服务区装了超级充电桩,还备着应急储能充电车,随时支援

湖南在30对重点服务区安排了运维驻点,发号码牌、引导车流,甚至主动告诉下一站还有没有空位,另外还投放了19台移动充电设备在几条大流量高速上兜底

这些办法都务实,能立竿见影地把长龙拦腰截断一点

但只靠“临时工”不行

交通运输领域的负责人坦言,充电排队是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来的阶段性挑战

专家也提醒,短期可以多投移动充电舱、应急电源车

国庆高速充电要领号?车主排到49号还限充80%,四小时才走人-有驾

长期还是得加快服务区充电桩建设、升级电网容量,并用创新商业模式把社会资本引进来,该给的税收和财政支持也要给

我认同这个思路,别把高峰当成偶发异常,它其实是未来常态的预演

有人问,桩铺满就好了吧?

没那么简单

高功率桩像大胃王,背后是供电、变压、配网一串串的升级,掣肘不只在地上

英国的做法有点启发意义,他们在服务区放“集装箱电池”,低谷时把电存起来,高峰时放给车,同时用动态平台分配每把枪的功率,配合现场的太阳能

到2023年年底已经把总电池容量堆到12兆瓦时

还上了高功率供电设备,电网不改到位之前先用“削峰填谷”把空隙用满

这条路值得我们学着走,哪怕是因地制宜地小规模试点,也能缓一缓高峰的窘迫

还有一个老问题,别让油车占了充电位

湖北G42一处服务区装了带车牌识别的智能地锁,新能源车来了地锁才降

这招看似简单,却实实在在提升了利用率,少让大家在绕圈找位上再平添火气

规则清清楚楚、执行硬一点,体验自然就能好一点

更精细的调度也该用起来

比如电价的杠杆,高峰贵一些、低谷便宜一些,配合车网互动,让一部分车主愿意错峰补电,服务区的人潮就像水,能被导一导

国家电网的智慧平台已经预判,今年国庆期间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服务区充电桩满负荷运转

沈海、长深、京沪这几条高速最忙,江苏可能创历史新高,那里每天出行的新能源车预计超72万辆

如果不提前疏导,只能再看一次“人从众”的高峰戏码

别忘了,真正的大考可能在返程

预测显示,10月6日到7日从10点一直到晚上9点都会顶在高位,相关服务区大概率还得继续叫号、限时、限电量

作为车主,能做的也不是没有

上高速前在城里多充一点,尽量别把电掐到红线,提前用App看哪一站空闲,遇到叫号就安心等别硬挤

有时往前多跑一站反而更快

在救火的阶段,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情绪,大家都能省点时间

我们正处在一个拐点: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去了,体验却被高峰拽着后腿

国际投行的报告说,2025年新能源和混动将占全球销量三成,从1%到30%,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它要求我们的基础设施、能源系统、管理方式一起升级

高速服务区只是一个窗口,照出了这个时代的成长烦恼

总结一句,叫号不是目的,让更多人顺利到家才是

我希望明年的国庆,号码牌还在,但更多成了秩序的保障而不是稀缺的通行证

等一小时不算什么,关键是别让“等”成为上路前的第一反应

当技术与管理都跟上来,充电这件小事也该回到“小事”的位置

愿下一个假期,排队的,是买咖啡,而不是抢一根电枪

信源资料
搜狐网:《高速服务区国庆假期叫号充电,车主哀叹排到49号,平台:每车限充到80%》-2025年10月1日
新浪新闻:《“高峰根本不够用!” 国庆高速路充电桩迎 “排队叫号” 模式:有车主排队3小时充电1小时》-2025年10月1日
懂车帝:《国庆高速充电排到49号!等3小时充1小时,难题有解了吗?_》-2025年10月1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