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这次算是真正感受到了“硬碰硬”的滋味。要论本事,理想一向擅长制造热点,营销动作风生水起,却没想到在自家i8上市发布会上播放的一段对撞测试视频,竟会横生枝节,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故事的起点,很简单。为显露自家新款纯电SUV i8的“钢铁之躯”,理想在发布会上秀了一把“蛮力”:一辆理想i8与一辆八吨重的重卡正面相撞,场面壮观得像好莱坞特效大片。重卡的四只车轮高高跃起,驾驶室和货厢直接分家,驾驶室几乎瘫倒在i8前挡风玻璃上——画面震撼,气氛热烈,大有“问天下谁能敌”之势。
但观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视频里那辆“倒霉”的卡车方向盘上的Logo没打码,火眼金睛的网友很快发现:这不正是东风柳汽的乘龙卡车吗?随后,理想虽然给方向盘加了马赛克,但为时已晚。网友纷纷涌入乘龙卡车官方账号,留言刷屏,质疑声、疑惑声不绝于耳:“你家车怎么被撞得比纸糊的还惨?”乘龙卡车方面紧急回应称“正在了解情况”,甚至晒出一则自家车型安全测试视频,意图自证清白。舆论热度持续升温,瓜群众乐此不疲地围观双方“卡车版公关大战”。
面对外界质疑,理想祭出惯常操作:一面表示测试完全交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执行,卡车是市场随机购买的,自己绝无指定,一面强调一切流程合规、测试公平公正。而负责撞击测试的中国汽研也背书称:全过程都符合各类标准,绝不会偏袒哪一方,天平是公正的。
话虽如此,东风柳州汽车很快坐不住了。先是发布公开信致广大乘龙卡友,号召大家理性应对网络舆论,相信企业多年历史和百万卡友的真实体验。暗示:莫让网络流言左右判断,毕竟纸包不住火,事实自会说话。紧接着柳汽在7月31日晚间又发表声明,话锋一转,直指此事已构成严重侵权,超出商业竞争范畴,对乘龙品牌造成严重伤害,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更指出发布如此偏离“公众认知”的测试视频,存在误导消费者嫌疑,甚至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事件的渐次发酵,倒像是一场公共关系与法律战的教科书级案例。本来理想意图凭一记“硬核对撞”赚得眼球,却引发了车企之间的“名誉保卫战”。乘龙方面一边安抚卡友,一边坚决讨说法,不肯背锅。理想固然试图撇清责任,但事发在自己主场,难免被挑刺,公众也在讨论“第三方测试”究竟有多少不可控因素。
细细回味,这是一起技术、法律、舆情交集的闹剧。不难发现,现代营销越来越离不开“故事”,靠极致对比来彰显产品优势。但“拼命三郎”式的展示,若踩在同行的脚趾上,不仅引发同行不满,还可能伤及自己的品牌信誉。“谁家强”式的较量,能否真正说明问题,还得市场说了算。毕竟,卡车和乘用车的安全标准、结构要求天差地别,用一个“撞击视频”去量体裁衣,本身就是偷梁换柱的小聪明。
理想可能低估了乘龙的反击,也低估了舆论的敏感。你可以讲故事,但不能随意包装别人当“反面教材”。卡车主也好,普通消费者也罢,看多了热闹后总归要理性,不能只被视觉奇观所左右。至于企业间该怎么合法较量、如何公正呈现技术实力,恐怕比撞一辆卡车更需智慧。
结局如何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明确:将来谁再想拿同行当道具、用“碾压”对比抢占话题之前,不妨先掂量下同行和法律的反弹力。毕竟,社会认知不是一次激光秀能轻松改变的。真正的实力,不等于视频里的炫技,更靠用户长期的体验和市场的检验。而企业阳谋与阴沟翻船,往往只隔了一场营销秀的距离——底线,是个必须牢记的东西。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