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最近可谓风光无二。自从预披露招股书后,市场的显微镜架在它身上的时间从未间断,放大解析、横向对比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吃瓜群众的金融放大镜下,奇瑞的“基本面+故事”究竟是真香还是雷点暗藏?
国内市场多位卷王逐鹿,混战早已成常态。国内汽车江湖,除了特斯拉这样的科技大佬,还有比比皆是的新能源新贵,五菱、比亚迪等老炮儿穷追猛打,红海厮杀场面比宫斗剧还精彩。奇瑞这几年虽有亮眼表现,但国内市场“剩者为王”的格局注定它难有翻天覆地的爆发。反而,它的王牌布局恰恰在海外市场,比如中东、南美、东南亚等。看看那些在街头招摇过市的奇瑞车,仿佛在向全球消费者亮肌肉。
很多人对奇瑞在俄罗斯的市场表现念念不忘,认为水分多,我却偏觉得还能喝一杯。作为俄罗斯消费者的“经济型购车首选”,奇瑞的中低端产品线价格亲民,是货真价实的民生用品,销量扎实。这一基本盘夯得稳,顿时让人有了一丝防御性资产的安全感。
再来看它的财务数据,设计得像新一季《亮剑》的票房。奇瑞营收的爆发式增长近乎离谱:从926亿到1632亿再到2699亿,两年翻了三倍。单看70.7%的年复合增长率,让多少传统车企羡慕得流泪。至于流动资金、毛利润,这辆车内部的运转一点不拖泥带水。所以,从企业内功来说,奇瑞绝对算得上一次不折不扣的“低调王者”。
然而,一家车企好不好,并非财务一招鲜。从“发行情况”这一部分看,投资者们恐怕要提心吊胆了。保荐人中金、广发在圈中出了名的“跑得贼快”,每逢散户抢筹,次日总能踩点完美离场。基石投资方更是清一色“家里蹲”,国资牵头唱戏,国际声量不大。对比宁德时代上市时基石竟簇拥着一批国际金融巨头,奇瑞的这波基石阵仗,未免让人觉得流量价值略显逊色。
发行股份手数则如暴雨前的乌云暗沉,总量预计能达到29.7万手!这意味着场内那漫天纷飞的抛压大有可能让每一个中签者变身“手忙脚乱的搬砖工”,暗盘时仓位直接砸成黄金坑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稳价人中金,讲真,这位曾亲手开过多少“地板价”车票,真是市场老韭们绕不过去的心理阴影区。
那么结果会如何?其实奇瑞这只股票颇具教育意义,是中庸投资者的经典模板。一方面,基本面、估值够经典,砸破发了也不慌,静待反弹,耐心到站。另一方面,它的“打新肉量”算不上肥得咋舌,PE估值在一级市场说得过去,但首日估计被疯狂砸盘到个位数涨幅,这就极大考验了投资者的心理防线。
作为一个对市场有点老油条属性的吃瓜人,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可以梭哈一手新,但更精彩的戏码很可能在暗盘中,“黄金坑”捞底就是另一个有趣的布局角度。这么说吧,就连不常上场的老奶奶,这次都能稳稳中签,何乐而不为?当然,这一切都得看勇气,破发的时候,你真的敢压上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