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车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达56.7亿元,同比大增264%。值得关注的是,吉利一季度ROS(销售回报率)从去年同期2.7%攀升至4.8%,达到中国头部车企的盈利水平。
从全行业来看,目前,吉利汽车4.8%的ROS已追平比亚迪;后面依次为长城汽车(ROS为3.7%),长安汽车(ROS为2.3%),上汽集团(ROS为2.0%)。还有部分车企仍深陷亏损泥潭。
在行业价格战内卷的背景下,部分车企仍依靠资本支撑现金流,吉利汽车为何杀出重围?这背后有“三驾马车”。
首先是新能源爆发期的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销售端,今年一季度,吉利整体销量达70.4万辆,新能源销量33.9万辆,产生了显著的规模效应,摊薄研发、制造及供应链成本。一季度单车成本下降8%左右,单车净利润达到8059元,较比亚迪仅少674元。运营端,依托《台州宣言》战略,内部整合推动成本下调。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达5%,行政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达1.9%。
其次是高端化市场战略的布局。极氪、领克两大品牌,与“性价比”著称的吉利系列车型互补,通过技术溢价与品牌价值提升,占领市场缺口。尤其整合以来,一季度极氪科技(极氪+领克)销量114,011台,同比增长21.1%,单月销量持续突破4万台,稳居中国新势力高端豪华销量第一。今年极氪007GT上市首月实现万台下线交付,领克900上市一小时大定破1万。
燃油车作为吉利的“基本盘”,为其新能源转型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支撑。2025年一季度,吉利中国星高端系列车型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10%,斩获国内燃油车自主品牌销冠,以性价比和高配置优势超越合资车。
吉利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建基于过往长期的技术积累、全球化布局,以及深度整合的厚积薄发。随着未来内部资源深度整合持续推进,吉利的长期主义发展模式将越走越远,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