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说的就是别克。
这个牌子咱们大家伙儿都熟,几十年来,在中国市场上那可是响当当的,很多人家里第一台车可能就是别克。
可现在时代变了,满大街跑的都是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别克这位“老大哥”看着别人家的新车一茬接一茬地出,心里也着急啊。
这不,它憋了个大招,在成都车展上亮出了自家的第一款增程轿车,名字挺有诗意,叫至境L7。
这车一出来,参数表一拉,确实挺唬人。
车长超过五米,轴距足足有三米,这空间,坐进去都能翘二郎腿了。
内饰搞得也挺讲究,什么零重力座椅,一听就很高科技,坐上去估计跟躺在云彩上似的。
续航更是厉害,加满油充满电,官方说能跑1400多公里,这要是从北京出发,一口气开到上海都还有富余,彻底解决了大家的续航焦虑。
按理说,这么一款诚意满满的车,应该是好评如潮才对。
可有意思的是,网上很多人看了之后,却冒出来一个疑问,说这车看着怎么那么眼熟,是不是拿自家集团里的宝骏享境,换了个别克的标,抬高了价格就拿出来卖了?
这个“换壳”的说法一出来,一下子就炸了锅。
为啥大家会有这种想法呢?
其实也挺好理解。
咱们普通老百姓现在买车,也越来越精明了,不再是只看个牌子就掏钱。
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汽车厂家都玩“平台化”,就是一个基础的架子,能造出好几种不同品牌、不同样子的车来。
别克和宝骏,又都属于上汽通用这个大家庭,所以大家自然会联想,这是不是又是厂家为了省钱搞出来的“一菜多吃”?
这种猜测,反映出大家对合资品牌的一种心态变化,就是不再盲目迷信了,而是会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它们的产品。
那么,别克至境L7到底是不是宝骏享境的“精装修版”呢?
咱们得讲事实,摆道理,不能光凭感觉。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两台车的数据拉出来比一比。
咱们先看个头,别克至境L7的长宽高是5032毫米、1952毫米、1500毫米,轴距是3000毫米。
宝骏享境呢,长宽高是4983毫米、1890毫米、1530毫米,轴距是2850毫米。
这么一对比,差别就出来了。
至境L7比享境长了差不多5厘米,宽了6厘米多,轴距更是长了整整15厘米。
这15厘米的轴距差距,在汽车设计里可不是个小数字,它意味着整个车身的结构、比例和内部空间都是完全不同的设计。
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个身高一米七五,一个身高一米九,你不能说那个高个子是把矮个子拉长了变出来的,他们的骨架子从根儿上就不一样。
而且,更核心的是,别克官方说了,至境L7用的是它们全新的“逍遥”架构,电池也是通用集团最核心的奥特能电池技术。
这些都是别克压箱底的宝贝,跟宝骏的技术路线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从尺寸到平台再到核心技术,两台车可以说是各有各的“户口本”,说它是换壳,确实是有点冤枉别克了。
既然“换壳”的疑云可以散去了,那我们再回过头来好好看看至境L7这台车本身。
别克这次造车,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突出一个“舒服”。
你坐进车里,第一感觉就是这车不像个交通工具,更像一个移动的豪华休息室。
中控台设计得简简单单,没有堆一大堆屏幕晃得人眼花,上深下浅的颜色搭配,看着很温馨,很有家的感觉。
座椅是这台车的重头戏,四个座位都用上了高级的Nappa真皮,摸上去手感特别好,里面填充的材料据说是母婴级的,还带慢回弹效果。
尤其是那个零重力座椅,能让你以一个非常放松的姿势躺着,长途开车或者在车里休息,那享受程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加上一套剧院级别的音响,甚至每个座位头枕边上都有喇叭,能给你营造一个独立的听音空间。
可以说,在怎么让车里的人坐得舒服、待得惬意这件事上,别克还是那个老道的别克,功力一点没减。
动力方面,它用的是现在很流行的增程技术,简单说就是,车轮永远是电机驱动的,开起来跟纯电车一样安静、平顺。
车上带了一台1.5T的发动机,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充电宝”,专门给电池充电。
这样一来,既没有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又能享受到电车的驾驶体验,综合续航一千四百多公里,确实很吸引人。
不过,车是好车,但它面临的市场环境可不轻松。
现在已经不是十几年前,挂个合资标就能轻松卖高价的时代了。
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冲得非常猛。
我们就看看跟至境L7定位差不多的车,市场上都有哪些狠角色。
比亚迪的汉DM系列,那简直是这个级别的标杆,技术成熟,口碑也好,销量一直稳稳地排在前面。
还有长安的启源A07,吉利的银河系列,这些车同样主打大空间、高舒适度和长续航,而且它们在智能化、车机系统方面玩得非常溜,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价格非常有竞争力,常常能给消费者带来“花小钱办大事”的惊喜。
这就给别克至境L7出了一个难题。
它的产品力不错,舒适性营造得也确实到位,但这些优点,国产对手们也都在做,而且做得不差。
那么,消费者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多花一些钱,去买一台别克,而不是选择性价比可能更高的国产品牌呢?
别克这个品牌所能带来的“附加值”,在今天这个时代还剩下多少?
这不仅是别克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传统合资品牌在向新能源转型时,共同面临的挑战。
过去那种靠品牌光环就能躺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必须拿出实打实的、超越同级的产品力,并且在价格上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才有可能在如今这个“内卷”到极致的中国汽车市场里,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所以,别克至境L7的未来,不是看它和宝骏有没有关系,而是看它能不能在和比亚迪、长安、吉利这些强大对手的正面交锋中,证明自己真的“物有所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