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可就是我们的好伙伴了,不管是上班通勤,还是接送孩子都非常的方便。然而,一到了冬天,电瓶车的电量就怎么都不够用,明明头天充满了电,根本都还没跑几公里,电量就告急,又要充电了。很多朋友都以为是电瓶质量变差了,需要更换新的电池,但其实,冬天的天气冷,电池就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使电解液粘稠度增加,电子运行受阻、活性物质活力降低,这样就导致电池容量出现了大幅度的衰减。想要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在给电瓶车充电时,这几个误区就应该避免一下,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误区一:一回家就充电。
很多朋友都习惯一回家就给电瓶车充上电,害怕等下要用车的时候电量不够。但其实,这个做法并不好,因为电瓶车已经跑了一路,电瓶车的内部都还处在一个发热的状态,而给电瓶车充电本身就会发热,这样还相当于是火上浇油,会给电池带来负担,时间一长,电池就会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就是要等车先冷静一下,大概等上半个小时,电瓶车都冷却了,我们再给它充上电。
误区二:放在室外充电。
前面我们有说到,冬天电瓶车的电量之所以不耐用,就是因为温度太低了,电池处在一个低活性的状态,要是我们还把电瓶车放在户外充电,外面的温度低,就会使电量充得更慢,还容易损伤内部结构。遇到雨雪天气的话,电瓶车的充电器和接口还容易进水,出现短路之类的安全隐患。冬天我们给电瓶车充电,就最好把它放在车库里,实在没办法,也要给充电器和接口套个防水袋,再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误区三:充一半就拔。
很多朋友给电瓶车充电就是充一会用一会,就比如出门买个菜回家后就赶紧给车子充上电,可电还没充多久,又拔了去逛超市。但是你知道吗?这样电瓶车的电量根本没有充饱,要是长时间电瓶车都是这种浅充浅放的情况,就会让电池产生硫化反应,电池的容量就会越来越小,变得更不耐用了。我们给电瓶车充电,就最好等电池充满后再拔插头,让电池完成一次完整的充放电循环。
误区四:插一整夜不拔。
晚上给电瓶车充上电,早上再拔掉就是很多人的习惯了,觉得这样既能让电瓶车完全充满,而且也不耽误事,早上出门还不用担心车子没电了。然而,长时间的给电瓶车充电可不是好事,要是我们的充电器没有自动断电的功能,电池就算充满了也会继续被“硬灌”电,时间一长电池就容易出现鼓包甚至报废。建议大家算好充电时间,一般冬天充电6-8小时就够了。
误区五:电量彻底用完才充。
冬天电瓶车的电量本身就不经用,但很多人每次骑车的时候,都会等到电池里面的电量耗尽了才去充电,甚至觉得这样才能把电池充得更“饱”,电池也会耐用些。但其实,这个想法就是错误的,电瓶车的电量彻底用完,这样电池就会处于一个深度放电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充电,不仅充得慢,还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可能充一次就少一次容量。正确的做法是,当电量剩下20%-30%的时候就赶紧充电,千万别等亏电了再充。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那就点一个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感谢您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