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全球汽车的变局将会在中国上演,上半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204万辆,成绩可以说非常的不错。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在中国,车辆的出口数量又为多少呢?
日本汽车出口数量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得益于日元贬值,日本汽车出口同比去年仅轻微减少,乘用车出口183万辆,加上其他种类汽车,上半年的汽车出口量保持在204万辆。
今年4月开始的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汽车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从4月3日起,美国对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关税税率由原来的2.5%大幅提升至27.5%,导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锐减。
图片来源网络
6月份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四分之一多,其中九州地区出口量同比减少67.8%,出口额同比下降76.3%。
日本汽车产业遭受的打击不仅限于整车出口,还波及了整个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成为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今年第二季度利润下滑约9800亿日元,降幅高达45%。
图片来源网络
马自达汽车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丰田汽车公司预计本财年营业利润将减少1.4万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将大幅下降约44%至2.66万亿日元。
为应对关税冲击,日本汽车制造商被迫采取"降价保出口"策略,自行承担高额关税成本,以维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策略虽然一定程度上保住了市场份额,但显著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对日本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挑战。
在这样的关税冲击下,日本还能够出口204万辆车,实力也是不容小觑,但是在中国出口车辆面前,日本还是不够看。
中国出口大佬
经过中国车辆的不断发展,在今年上半年的汽车出口总数量为308万辆,远远超过了众多车型。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比日本足足多出了104万辆,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差距,要知道,日本同期的出口量是204万辆,增长率仅为1%。
中国已经不只是一个制造大国,更是一个能向全球推广有竞争力车型的强大基地。
而在这股势不可挡的出口浪潮背后,真正的核心驱动力,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在上半年308万辆的总出口中,新能源车就贡献了106万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其同比增速高达28%,远超整体水平,这背后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独门秘籍”。
国内电池企业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不仅让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寿命更长,还将生产成本给打了下去。
图片来源网络
再加上电池材料等核心部件的供应链在国内日趋成熟,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势。
直接转化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强大的价格竞争力,让海外消费者也感受到了“真香定律”。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场出海竞赛中,头部车企的表现尤为抢眼,奇瑞汽车以42万辆的出口成绩暂时领跑,其中新能源车型的出口量达到了18万辆,同比增长了45%。
而比亚迪更是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上半年出口38万辆,同比猛增102%,像比亚迪的元PLUS、汉EV等车型,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已经成了备受追捧的明星产品。
比亚迪新能源车
紧随其后的吉利和长城汽车,也分别交出了35万辆和28万辆的亮眼成绩单。
关税和能源排放
但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出口量一路高歌猛进,但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中国车企的赚钱能力,跟得上销量的增长速度吗?
2024年的数据显示,日本每出口一辆汽车的平均价格,要比中国高出大约30%,这背后,是“大而不强”的隐忧,利润水平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图片来源网络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中国汽车的出口模式,很大程度上还处在“把车卖出去”的初级阶段。
反观那些老牌汽车强国,如日本、德国、美国,它们的大型车企早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深度本土化经营。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日本丰田,其遍布全球的海外工厂和合资企业所生产的汽车数量,远比从日本本土出口的数量要多得多。
与此同时,外部的政策也正在高高筑起,欧美地区即将挥下的“碳关税”大棒,对中国汽车出口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
图片来源网络
欧盟计划从2026年开始正式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汽车赫然在列,这个关税的税率将直接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挂钩。
一辆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要进入欧盟市场,可能需要额外缴纳1500到3000欧元的碳关税,这无疑会削弱其价格优势。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也没闲着,计划在2027年实施类似的碳关税政策,并且明确将汽车纳入了征收范围,除了关税,欧盟的新政策更是像一张细密的网,给中国电动车出口带来了巨大影响。
这项法规要求电池厂家必须对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回收负责,这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
更麻烦的是,新法规还要求对供应商的电池原材料来源进行尽职调查,这可能会让一些中小企业因无法满足严苛的要求而被淘汰出局。
结语
未来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只会愈发激烈,尤其是在电动车和电池技术这两个核心赛道上。
中国汽车产业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后盾,有希望继续扩大其在全球汽车出口市场的份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