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月销破三万产能扩张

小米汽车7月交付破3万!产能拉满仍“供不应求”,雷军这次要玩把大的?

近小米汽车的动作真是一个接一个!8月1日,雷军在微博上直接晒出“成绩单”: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大关,比6月还多卖了差不多5000台。这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要知道,从去年4月正式交付到现在,小米汽车这才刚满15个月,就已经冲到月销3万的级别,这速度在新能源圈里绝对算“黑马”了!

交付量狂飙,产能被“逼”到极限

不过交付量暴涨的背后,小米的产线压力可不小。为了能多造车,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现在直接开启“双班倒”模式,生产线全速运转时,每76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这么一算,年产能已经干到15万辆,基本摸到了工厂的“天花板”。

小米汽车月销破三万产能扩张-有驾

但就算这样,还是跟不上订单的节奏。毕竟现在小米SU7系列、YU7几款车热度太高,不少用户下单后得等大半年才能提车。为了缓解压力,小米亦庄二期工厂已经悄悄开始试生产,等正式投产后,产能应该能松口气。更狠的是,今年6月小米还花了6.35亿在北京亦庄新城拍了块工业用地,外界猜测大概率是要建三期工厂——这是铁了心要把产能“拉满”啊!

门店疯狂扩张,连包头、桂林都“覆盖”了

小米汽车月销破三万产能扩张-有驾

车造得快,卖车的地方也得跟上。7月小米汽车全国新增了18家门店,覆盖城市达到97个;到了8月,计划再开18家,把版图扩展到106个城市,连包头、桂林、龙岩这些之前没覆盖到的“新兴市场”都要渗透进去。截至7月底,小米汽车的门店已经开到352家,服务网点也有181家,基本实现“买车就近看,售后不用愁”。

但就算门店越开越多,提车难的问题还是没彻底解决。现在小米汽车小程序上,几款热门车型的等待时间依然让人“心焦”:SU7 Max锁单后要等33-36周,差不多大半年;SU7 Ultra稍微快点,也要12-15周;而刚发布的YU7标准版更夸张,锁单后得等56-59周,将近一年!难怪雷军近总把“提升产能”挂在嘴边——毕竟等太久,客户可能就“跑”了。

小米汽车月销破三万产能扩张-有驾

亏损62亿?小米汽车其实在“下一盘大棋”

可能有人会说:“小米汽车卖这么多,是不是赚翻了?”其实还真不是。根据小米2024年财报,去年汽车业务收入321亿元,交付了13.69万辆车,但算下来净亏损了62亿,平均每卖一台车要亏4.53万。不过这个亏损不用太担心——小米汽车现在还处于“投入期”,研发、建工厂、铺渠道哪样不要钱?

而且亏损已经在收窄了。去年第四季度,小米汽车毛利率从上半年的14.7%涨到20.4%,快赶上头部新势力了;亏损也比前一年少了7%。小米总裁卢伟冰也说了,2025年汽车毛利率不会低于第一季度水平,虽然没定具体盈利时间,但“会持续优化”。

小米汽车月销破三万产能扩张-有驾

更关键的是,小米在研发上真舍得花钱。2024年集团研发投入241亿,汽车业务占了大头。你看SU7 Ultra,自研三电机系统大功率1548马力,零百加速1.98秒,直接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圈速纪录;52.99万的售价,首月订单就破1.9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用户里一半多是换BBA的——这说明小米的高端化路线,已经走通了。

2025年目标35万辆,小米汽车能“跑”多快?

现在小米汽车定下了2025年交付35万辆的目标,比去年13.69万辆翻了不止一倍。要实现这个目标,月均得卖2.9万辆,压力不小。不过二期工厂三季度投产后,月产能能破3万辆,算是给目标“托了底”。

雷军说小米汽车已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接下来不仅要冲销量,还要往全球化走——按计划,2027年小米汽车就要出海,复制手机业务的“成功路径”。从手机到家电,再到现在的汽车,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越来越完整,说不定真能在新能源市场“杀”出一条新路。

当然,挑战也不小:产能得跟上,亏损得继续缩,产品线还得丰富(比如SUV市场刚布局)。不过就冲小米这股“拼劲”,说不定真能给新能源市场带来更多惊喜。咱们就等着看,雷军这次能把小米汽车“玩”到什么高度吧!

#汽车新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