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现在街面上窜梭的电驹子,活脱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庐的牌子,恨不得把时兴的玩意儿一股脑儿地堆上去,就怕人不知道自己是电动的。
可这回,奥迪好像有点儿门道。
E5 Sportback,这货顶着奥迪的徽标,又带着一股子“中土气”,到底能不能让老牌劲旅,在新赛道上扎稳脚跟?
魔都车展首秀,奥迪联袂上汽捣鼓出的 AUDI 品牌头一炮——E5 Sportback,扯着 “德系血统 + 中国速率” 的幌子,高调亮相。
这车,皮囊上的确抓人眼球。
把那标志性的四环撸了下来,换成了能熠熠生辉的 “AUDI” 字样,再配上贯穿式的 LED 灯带,灵感美其名曰来自魔都夜景。
啧啧,这 “灯厂” 的诨号,真不是浪得虚名。
车身侧面的溜背,意在致敬 RS6,无框车门、隐匿式把手,风阻系数也压到了 0.23Cd。
看着是挺来噻,但总觉得,少了点儿奥迪那股子韵味,多了几分新势力的做派。
内饰嘛,麂皮、实木、59 英寸 4K 全景屏,一股子 “轻奢科技” 范儿。
头枕喇叭、香氛系统,铆足了劲儿要把奢华体验拉满。
动力上,顶配版双电机四驱,579kW 峰值功率,3.4 秒破百,CLTC 续航号称超 770 公里。
800V 超充,充电 10 分钟,续航增加 370 公里。
这些纸面数据,看着确实唬人。
然鹅,数据再亮眼,终究还是得看实操。
奥迪 E5 Sportback 宣称继承了奥迪的驾驭基因,渐进式转向、后轮转向,让 5 米长的车身也能在城中村里灵活穿梭。
空气悬架,兼顾了舒坦和运动。
智驾方面,27 个感知硬件,扶持高速领航、都市道路辅佐、跨层记忆泊车。
据说还针对神州大地上的路况做了优化,电驴子识别准确率高达 98.6%。
车机系统,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AUDI OS 系统深度集成了本土 App 生态,方言识别覆盖 20 种腔调,语音交互响应速度也很快。
明摆着,奥迪这次是铁了心要 “入乡随俗” 了。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往一方面说,奥迪的金字招牌还在,可 E5 Sportback 这股子 “中土味儿”,会不会让一些死忠粉,觉得不够地道?
往另一方面讲,现在电车市场杀红了眼,新势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奥迪 E5 Sportback 的价码,要是太离谱,恐怕很难招徕那些追求性价比的买家。
说白了,奥迪这次想玩的,就是 “既要…又要…” 的乾坤大挪移。
既要保住奥迪的牌面,又要迎合神州人民的喜好; 既要追求性能和科技感,又要保证舒坦和实用性。
但这个平衡点,真有那么容易拿捏吗?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奥迪 E5 Sportback 的出世,看作是老牌车企向电动化转型的一个必经之路时,是否忽略了它背后更深远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款车,更喻示着一种思路的嬗变。
奥迪,这个曾经代表着德意志工业严谨和精密的品牌,如今也要开始师法 “中国速度” 和 “本土化创新” 了。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跟一个老友神侃,他说现在很多外资品牌,都在卯足了劲儿 “中国化”。
可 “中国化” 到底应该怎么搞?
是简单地迁就中国消费者的胃口,还是真正洞悉华夏市场的需求?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单从 E5 Sportback 这款车来看,奥迪确乎做出了不少尝试。
比如,针对神州大地千奇百怪的路况,优化了自动驾驶系统; 比如,在车机系统中集成了海量的本土 App。
但这些努力,能否真正撩拨到中国消费者的心弦,尚需市场的考量。
与普罗大众的认知相悖,奥迪 E5 Sportback 的真正挑战,不仅仅来自竞争对手,更源于自身。
如何打破固化的思维定势,真正吃透中国市场的需求,并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品牌理念中,这才是奥迪能否在电动化浪潮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末了,我想说的是,奥迪 E5 Sportback 的现身,或许只是一个楔子。
往后,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的传统豪车品牌,推出更加 “中国化” 的电动车型。
而这些车型,能否真正掳获中国消费者的芳心,将直接攸关这些品牌的未来。
就如同 E5 Sportback 那能熠熠生辉的 “AUDI” 字样一般,奥迪的这次 “华丽转身”,到底能不能照亮未来的坦途,我们且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