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

最近这几年,你要是关注汽车圈,肯定感觉跟看大片似的,剧情一天一个样。

这边喊着“价格屠夫”,那边嚷着“技术颠覆”,新车跟下饺子一样往外冒,感觉谁不吆喝两嗓子“纯电动、智能化”,就跟不上时代了。

可就在大家伙都挤破头往一条道上冲的时候,长城汽车和它的当家人魏建军,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当别人都在为销量数字狂欢或者焦虑时,老魏却慢悠悠地告诉大家,咱们得玩“长期主义”,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话一出,很多人心里就犯嘀咕了:这是真的有战略定力,还是跟不上节奏,给自己找台阶下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长城这艘大船,在魏建军这位老船长的指挥下,到底想驶向何方。

咱们先得弄明白,魏建军挂在嘴边的这个“长期主义”到底是个啥。

其实说白了,就是回归常识。

在2024年的一次股东大会上,他说了一句特别实在的话:“企业得能自己造血,不能光靠别人输血。”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做生意,最终目的是要赚钱,而不是烧钱赚吆喝。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所以,当整个行业都在用亏损换市场的时候,长城汽车悄悄地把“利润”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哪个业务亏得太狠,就先缓缓;哪个业务能稳定赚钱,就把最好的资源都给它。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保守,但效果却立竿见影。

就拿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长城汽车的营业收入达到了428.6亿元,涨了快一半;更厉害的是净利润,达到了32.28亿元,同比暴增了十七倍多,这是长城历史上同期最好的成绩。

在很多新能源车企还在为巨额亏损头疼的时候,长城这份成绩单,就像是在告诉所有人:我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还挺滋润。

魏建军看得很清楚,未来三年的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残酷,如果没有自己赚钱的能力,光靠融资烧钱,是撑不了多久的。

这种清醒和冷静,在今天这个浮躁的市场里,显得尤为珍贵。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当然,只顾着赚钱,技术会不会落下?

这可能是很多人最大的疑问。

恰恰相反,长城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那叫一个“执着”。

从2021年到2024年,研发费用一年比一年高。

而且,魏建军不做“单选题”,他全都要。

纯电动、插电混动、油电混动,甚至连很多人觉得还很遥远的氢能源,长城都在布局。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他不仅会做最流行的网红菜,传统家常菜、滋补养生汤也样样精通。

这样一来,不管顾客口味怎么变,他总能拿出合适的菜品。

魏建军甚至公开表示,“传统内燃机还有50年的发展空间”,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但现在回头看,这正是一种不盲目跟风的战略定力。

他明白,中国市场太大了,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在充电桩还没完全普及的地方,一辆可靠的混动车或者燃油车,可能比纯电车更实用。

这种务实的态度,让长城在新能源转型的路上,走得比谁都稳。

再来看看长城的市场布局,他们旗下有哈弗、魏牌、坦克、欧拉、炮这五个品牌,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五个兄弟,各有各的分工。

哈弗是家里的“老大哥”,稳扎稳打,常年霸占SUV销量榜前列,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魏牌是那个一心想往上走、实现阶层跨越的“奋斗青年”,虽然过程艰辛,但通过不断努力,正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长城炮皮卡,则是那个在自己领域里做到极致的“专业选手”,在国内基本没有对手。

当然,家里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一帆风顺,比如主打女性市场的欧拉品牌和硬派越野的坦克品牌,近期的销量就遇到了一些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长城的处理方式非常灵活。

对欧拉,策略是先控制成本,哪怕销量不大,也要做到尽量少亏钱,先生存下来再图发展。

对坦克,则是利用它在越野圈里不可动摇的地位和高品牌价值,稳住阵脚。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这种“优势项目猛攻,挑战项目调整”的做法,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懂得在不同战线上有取有舍,保证整个棋局的动态平衡。

目光转向海外,中国汽车“出海”已经成了大趋势。

长城在这方面更是先行者。

2023年,长城在海外卖出了超过31万辆车,同比增长超过80%,海外的营业收入直接翻了一倍。

但他们的出海,不是简单的把车卖出去就完事了,而是讲究“深耕细作”。

比如,他们在泰国和巴西都建立了生产基地。

这意味着什么呢?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意味着他们不是过客,而是要在当地扎下根来,生产更符合当地人驾驶习惯和审美需求的汽车,同时也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这种本土化的策略,远比单纯的贸易出口要高明得多,也更可持续。

魏建军的目标很明确,到2025年海外销量要达到50万辆,这背后依靠的,正是这种扎实的全球化布局。

为了支撑品牌向上走,尤其是在国内卖好更贵的车,长城还做了一件很有魄力的事——自己开直营店,取名“长城智选”。

魏建军自己也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很多传统经销商卖惯了十几万的车,你让他去卖一台三四十万的国产高端车,他自己心里都没底,自然也说服不了消费者。

而把店直接开进城市核心商圈,用更现代、更直接的方式跟用户沟通,不仅能提升购车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在向市场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长城汽车正在变得更高端、更自信。

魏建军战略定位,长城汽车未来发展,应对策略解析-有驾

这种“直营”和“经销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既能照顾到高端品牌的形象建设,又不影响大众化车型的销售网络,可以说是一步妙棋。

总的来看,魏建军为长城汽车规划的这条路,核心就是“稳健”和“务实”。

在一个人人都在谈论“颠覆”和“速度”的时代,他选择强调“盈利”和“质量”。

他没有把所有的宝都押在纯电动上,而是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技术体系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他没有盲目追求销量的数字,而是更看重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他也没有在全球市场大水漫灌,而是选择重点区域进行深度本土化运营。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回归制造业本质的清醒认知:造车,终究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一时的领先并不算什么,能健康、持续地跑到终点,才是真正的赢家。

长城汽车的这条路,或许不那么惊心动魄,但却可能是在当前这个充满变数的汽车江湖中,走得最远、最稳的一条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