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修理车间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混杂了机油、橡胶和刚熄灭的电焊火星。
门口那台2024款极氪001安静地待在角落,它的保养铭牌还泛着新车的亮光。
技师们在车身周围忙碌,一边低头核对配件,一边小心翼翼地拆解线束。
空气里没有兴奋,只有专注和一点点疑惑——“要不是换个‘大脑’,谁会把整辆车拆成这样?”
此刻,如果你是这辆001的车主,你会怎么想?
刚提不到一年的新车,辅助驾驶系统说升级就升级,还是要更换60多个零部件、花上21个工时。
别的品牌更新软件只需一个远程推送,而你的车却像要做一场全身大手术。
你会不会心里打鼓,担心这场看似“进化”的手术,最后结果到底是升级还是“拆东墙补西墙”?
更何况,这一切还得先“众筹”——“我到底是在买未来,还是帮厂商完成产品迭代的最后一公里?”
让我们把镜头从维修车间拉远,看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2024年11月24日,极氪官方宣布,面向2024款极氪001和极氪009的激光雷达辅助驾驶软硬件系统更换众筹项目正式启动。
此次众筹不对所有车主开放,仅限未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的新款车型。
按官方公布,001车型升级需要3.35万元,如果有“千里浩瀚辅助驾驶权益券”可抵扣到1.35万元,目标3000台。
009车型的升级则更贵,3.85万元/1.85万元不等,目标1500台。
升级流程复杂,需要更换Thor-U芯片、系统布局、线束,以及近60个零部件,极氪001需21个工时、009需23-27个工时。
活动采取“众筹达标即启动筹备”的模式,用户需通过App报名,只有人头凑够了,厂家才会正式安排升级——“众筹升级,众望所归?”
从旁观者角度看,这是一场典型的“技术进化与用户权益的博弈”。
车企要推新技术,老用户却成了“过渡世代”的首批志愿者。
厂家用众筹来试水需求,规避库存和运维压力;用户则在期望与怀疑之间摇摆。
有权益券的车主可能心里乐开了花,“反正便宜,升了就是赚”;而没有券的用户,可能恍然发现——自己是不是花几万买了个“迟到的标配”?
别忘了,这场升级不是简单的OTA,而是全车拆解级的硬件换血。
细细一想,这和当年的诺基亚换智能机芯片也差不多——只不过手机能扔,车扔不得。
理性分析,极氪选择众筹和分车型定价,本质上是一次风险对冲。
对厂家而言,这样做既能甄别真实需求,避免大量备货和无效升级,又能检验市场对“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实际接受度。
对用户来说,众筹价加权益券的组合,有点像赌桌上的“保险”——你可以选,不选也不吃亏;但一旦错过,未来想升级,可能价格和机会都不再了。
从产品角度,这种分批升级、众筹达标的方式,颇有硅谷软件开源项目的味道,社区主导,厂商“仅为服务”。
但我们不能忽略升级过程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
21-27个工时,按车间标准每人每天干8小时,差不多得3天大修。
拆解线束、芯片、雷达、系统,60多个零部件涉及车辆电气、结构乃至安全相关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结果都可能不是“智能升级”,而是“智能变砖”。
更何况,升级后的体验,真的能和原生千里浩瀚系统一样吗?
厂家的承诺和实际效果,中间总隔着一层叫做“现实bug”的窗户纸。
谁来承担升级后出现“异响、兼容性问题、售后争议”等烦恼?
车主不是“早鸟用户”,很可能成了“试飞员”。
这里有个经典的故事:早年有个朋友买了台二手法系车,原厂没ESP,后来厂家推出了ESP升级包。
他花了几千块装上,结果跑高速时各种报警,最后售后点头哈腰:“软件和底盘有点不兼容,建议您不用了。”那种又气又无奈的心情,我至今记得。
智能汽车时代,升级和集成的难点只会更大,尤其是硬件基础非一套的情况下。
当然,现在的汽车厂商比当年精明多了。
“众筹达标才能启动”这步棋,几乎堵住了所有后悔药的退路——厂家说得明明白白,如果大家都不想升级,那就全当没发生;要是有人抢着上车,那说明市场的确有动力。
这跟老中医用“看脉象”法诊断病人差不多,用户的反馈就是最直接的“活体数据”。
只是,这种把用户当“小白鼠”的策略,多了些现实的无奈,也多了些黑色幽默——毕竟,谁都不想被试验,但人人都盼着新技术早点成熟。
作为长期关注智能汽车行业的老“侦探”,我对极氪这次众筹升级的态度,说不上乐观,也谈不上悲观。
产品技术总要向前,车主体验却不能倒退。
如果你问我会不会支持,我更关心的是:升级后的极氪001/009,到底是不是“同一台车”?
车主买到的、升级的,到底是谁的责任?
厂商的承诺、升级的瑕疵、法律的边界,终究都不是一句“众筹成功”能一笔带过的。
与其说这是一次产品升级,不如说是对用户信任和厂商品牌力的考验。
写到这儿,忽然有点自嘲——汽车媒体、科技评论人,常被读者揶揄“什么都能分析出来,什么都说不清楚”。
可现实往往如此,汽车行业的每一次进化,既有技术的辉光,也有利益的暗礁。
你问我极氪这波操作是进步还是冒险?
我只能说,技术和体验的天平从来不容易两头平衡,尤其是搭上了用户的钱包和信任。
回到开头那个工位,技师扭头看了我一眼,淡淡说:“其实我们也怕拆装,搞复杂了,责任不好界定。”这句话听得我直想乐:一场看似高大上的智能升级,最终却落在“工时”和“责任”两个最朴素的字眼上。
所以,问题留给你——如果你是极氪001或009的车主,你会为这场“众筹升级”买单吗?
你更看重新功能的诱惑,还是原有系统的稳定?
亦或你会像某些老江湖一样,等别人试完再说?
毕竟,这年头,谁都想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可谁又真愿意做那只被夹断腿的螃蟹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