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官庄服务区,49号排队牌握了3小时才充上电,那个从广州开回湖北的女车主说后悔买电车了

湖南官庄服务区,49号排队牌握了3小时才充上电,那个从广州开回湖北的女车主说后悔买电车了

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器喊号,像餐厅叫号一样。有人在车里泡方便面,有人直接打地铺。辰女士攥着49号的牌子,看着前面还有14辆车,掏出手机想算算要等多久,算到一半又放下了——不想算了。

服务区只有两个充电桩,4个枪头,其中一个还坏了。她最后等了3个小时才插上枪,充电又花了1小时。晚上7点半进服务区,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午夜了。

她跟我说那句话的时候,声音里头带着点疲惫:“那一刻我真的后悔买电车了。”

出发前她特意充满了电,导航显示全程够用。可遇上堵车,空调又一直开着,电量掉得比预期快。更让她难受的是,排队的里头还夹着不少增程车,“他们明明可以加油,非要来抢充电桩。”

这个国庆,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多个服务区上演。

数据摆在那儿。10月1日那天,全国高速充电量同比去年涨了41.95%。1250万辆新能源车同日上路,占总车流量近两成。平时那些充电桩利用率才13%,国庆当天直接飙到35%。

京哈高速凌海服务区,有人拍了段视频。深夜12点,排队叫号已经喊到60多号。有车主睡了一觉醒来,还没轮到自己。现场看见三起争执,差点动手。

湖南官庄服务区,49号排队牌握了3小时才充上电,那个从广州开回湖北的女车主说后悔买电车了-有驾

湖南官庄、京哈凌海、沪昆湘潭段,这些地方的服务区在这个假期都成了“重灾区”。排队200米,叫号制启动,3小时起步,4小时常态。

不是桩不够,是时间太挤了。

交通运输部那边给的数字是,国庆8天假期,全国高速日均车流量超6200万辆,新能源车日均约1250万辆。这些车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高度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那几条主干高速上。广深、京哈、沪昆、长张,这些线路在假期里形成了“充电洪峰”。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提前预警过,超三分之一服务区充电桩会满负荷运转。预警归预警,该排队还得排。

更有意思的是,排队的里头还有不少混动车。

石家庄东服务区,一位理想L8的车主跟我讲:“我不是不想加油,是加油站也排了40分钟队。”他算过账,加油200块,充电40块,反正快到家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纯电车主听了,心里大概不是滋味。有人吐槽:“我们没得选,他们明明可以加油,还来抢桩。”

这也暴露出高速充电的另一个问题——充电桩在节假日成了“公共资源”,但缺乏优先机制。纯电和混动同台竞技,谁先到谁先充。有专家建议,未来应该设置“纯电优先”或者“分时段分流”,避免混动车挤占纯电资源。

湖南官庄服务区,49号排队牌握了3小时才充上电,那个从广州开回湖北的女车主说后悔买电车了-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惨。

上海G60枫泾服务区,刚投运的液冷超充站,单枪功率640kW,充电5分钟能跑200公里。效率比普通快充高出五倍不止。一辆续航600公里的电车,从30%充到80%只要7分钟,比传统快充省了50分钟。

这个站点配了8个超充桩,全部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加全域1200V高压平台,适配仰望U9、海狮07EV这些高端车型。国庆期间成了不少车主的“逃生通道”,专门绕过去充电,避开阳澄湖、嘉兴那些传统拥堵服务区。

未来三年,国家电网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新建1000座液冷超充站,单枪功率不低于480kW。目标是把“排队3小时”压缩到“充电10分钟”。

郑州那边还有个车主更聪明。

他本来打算在连霍高速郑州服务区充电,导航一看前面排了8辆车,立刻切换成“新能源导航”模式,发现前方25公里的中牟服务区只有4个桩,但当时0人排队。

他果断关了空调,匀速开过去,硬是把续航撑到那儿,顺利充上电。比那些在郑州服务区排队的车友早到家两小时。

这就是信息差。

湖南官庄服务区,49号排队牌握了3小时才充上电,那个从广州开回湖北的女车主说后悔买电车了-有驾

现在高德、百度的导航都接入了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的实时数据,能看到当前排队车辆数、充电桩功率、是否支持快充,甚至最近24小时的拥堵曲线。你要是还傻乎乎地跟着大部队往热门服务区扎堆,那多少有点不太讲究。

还有个更狠的办法——出高速充电。

去年“十一”,沪昆高速湘潭段大排长龙,有人直接开到5公里外的万达广场,发现16个快充桩全天闲置,电价还比服务区便宜3毛。

这不是运气,是常识。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节假日爆满,电价1.8到2.2元一度;城区商场、酒店的充电桩节假日空闲,电价1.2到1.5元一度。多数高速出口5公里内必有第三方充电站。

更聪明的做法是“充电加休整”。提前在城区出口下高速,商场吃顿饭,车子充到80%,避开服务区排队,省时又省心。

国庆期间,蔚来、小鹏、极氪这些品牌推出了“高速免费充电”活动。实测下来,蔚来的换电站排队30到60分钟,但换电只要3分钟,效率比充电高得多。小鹏自营的S4超充站功率480kW,10分钟能补300公里电,只不过覆盖面还有点窄。极氪的V3极充站功率600kW,但仅限001FR车型,普通车主用不了。

免费不等于不排队。品牌自营站虽然快,但数量少,仍然需要提前预约加绕行。

交通部那边给的回应也挺实在:高速充电桩平时利用率只有13%,国庆飙升到35%,平日“吃不饱”,假日“吃不下”。要是按节假日需求建桩,平时会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湖南官庄服务区,49号排队牌握了3小时才充上电,那个从广州开回湖北的女车主说后悔买电车了-有驾

他们现在的思路是“平时够用,高峰够用10分钟”,而不是无限建桩。通过智慧车联网平台实时调度周边闲置桩资源,部署移动充电车支援热门服务区,优先在G4、G2、G60这些主线部署640kW超充站。

到2026年底前,全国会建成1000座高速液冷超充站,单枪功率至少480kW,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同时,“新能源导航加预约充电”会成为标配,高德、百度地图已经内嵌了充电预约功能,蔚来、小鹏、极氪的App支持一键预约加自动排队。

更长远来看,“电池标准化加换电普及”可能彻底解决排队问题。蔚来换电站已经支持3分钟换电,2026年目标建成5000座。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落地厦门、合肥,支持多品牌车型。交通运输部正在制定《高速换电站建设标准》,大概2026年发布。

2026年国庆,我们还会排队吗?

或许还会,但不至于排4个小时。

辰女士那个49号的牌子,说不定过两年就成古董了。只不过眼下,这个国庆的经历,可能让不少人对电车的信心多少有点动摇。

我倒觉得,这不是电车的问题,是“集中出行”这个老毛病还没治好。你看春运、国庆,哪回不堵?只不过以前堵在路上,现在堵在充电桩前头罢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