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

最近小米汽车出事了,他们要召回超过十一万辆SU7标准版电动车。

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有驾

这个数字不小差不多是他们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了。

这些车为啥要叫回来?问题出在那个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上。

就是车子自己开车的时候,在一些特别少见的情况下,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反应也不够快。

比如前面突然冒出来个障碍物,或者路上情况很乱,系统可能识别不了,也不会及时提醒司机。

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有驾

要是司机这时候还在低头看手机,没注意路面,那撞车的风险就高了。

这事不光是小米的问题,它其实暴露了整个行业的一个大毛病。

现在所有的智能驾驶系统,碰到“极端场景”,都容易犯迷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了公告,这次召回的是2024年2月6号到2025年8月30号之间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车型。

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有驾

具体型号叫XMA7000MBEVR2。

小米打算用OTA远程升级的方式,把系统免费更新到XiaomiHyperOS1.10.0版本。

这样就能修掉这个安全隐患。

他们会通过短信、APP通知车主去升级。

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有驾

但问题是,啥叫“极端特殊场景”?

我查了一下,也问了个朋友,他是开网约车的,天天跑高速。

他说有一次他开了辅助驾驶,结果前面施工,地上的标线全被水泥盖住了,车子一下子就不知道该往哪走了,方向盘猛打一下,差点冲进应急车道。

这就是典型的“极端场景”。

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有驾

还有下雨天、起雾、沙尘暴,摄像头和雷达都看不远,识别能力直接打折。

更别说突然有人变道、前车急刹、动物窜上路,这些事发生得太快,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

现在的L2系统有三个硬伤。

第一,眼睛不够亮,靠摄像头和雷达看世界,天气一差就瞎一半。

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有驾

第二,脑子比较简单,遇到没见过的情况,决策逻辑就,理解力不行,搞不懂复杂路况背后的含义,比如一辆车停在路边是不是坏了,它判断不出来。

其实这种问题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因为L2辅助驾驶出了210起交通事故纠纷。

到了2025年上半年,才半年时间,就有130起了,比去年多了四分之一。

小米召回11万辆SU7,智能驾驶真安全吗?-有驾

这说明什么?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这个功能,但事故也在跟着涨。

技术上卡脖子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多个传感器怎么配合好,现在还没完全解决。

下雨时雷达还行,摄像头糊了;大雾天激光雷达受影响,毫米波又容易误报。

数据融合做得不好,系统就会混乱。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设计上的矛盾。

厂家一边说“你可以放手”,一边又说“随时准备接管”。

这不是让人精神分裂吗?

我邻居老李买了辆新电车,他就跟我说:“开着辅助驾驶特别累。”

我说为

他说因为你知道它不太靠谱,所以眼睛一直盯着前方,手不敢离方向盘太远,脚还要随时准备踩刹车。

本来是为了轻松才买的智能驾驶,结果反而更紧张了。

我认为,这才是当前最大的隐患——人对机器的信任错配。

要么你就彻底自动,要么就别装模作样给人错觉。

监管这块也在慢慢跟上。

美国要求车企上报L2系统的事故,欧盟也在推更严的法规。

咱们国内虽然有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但具体的测试方法还不够细。

小米这次用OTA升级来召回,算是新时代的做法。

不用回店,动动手指就能修软件漏洞,省事又省钱。

可这也带来新麻烦。

有些车企可能会想:反正能在线修,那先上市再说吧。

测试做得马虎点也没关系,后面慢慢补。

我认识一个汽车工程师,他在一家大厂做测试。

他说现在内部压力特别大,产品上线时间卡得死,留给测试的时间越来越少。

有时候明知道某些场景没覆盖全,也只能先放行,“改”。

这不就是拿消费者当小白鼠吗?

OTA更新太频繁也不行。

我爸妈那辈人,连微信更新都要我教他们点确认。

要是每个月都弹个系统升级提示,他们根本不知道点不点,会不会影响开车。

所以我觉得,车企不能只想着技术多先进,还得考虑普通人怎么用。

这次小米召回事件,给我最大的感受是:

再酷的技术,如果安全不过关,那就是空中楼阁。

我们小区有个业主群,前几天讨论这件事。

有人说:“我现在都不敢让老婆用辅助驾驶,万一出事,责任算谁的?”

也有人说:“宣传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真用起来全是坑。”

这些声音值得听一听。

未来要想让智能驾驶真正落地,必须做到三件事。

第一,把各种稀奇古怪的路况都收集起来,放进训练数据里。

第二,改进人机交互,让司机清楚知道系统在干啥、能干啥、不能干啥。

第三,别为了抢市场而牺牲安全底线。

技术创新很重要,但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没有安全,其他都是零。

我坚信一点:真正的进步,不是谁能最早推出新功能,而是谁能最稳地把它做好。

小米这一课,整个行业都得跟着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