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本田突然扔出王炸,四缸街车直降一万,街车圈直接沸腾。
最近刷短视频,从机车之家论坛到朋友圈的骑行群,全在刷一条消息。
本田中国的四缸街车CB650R和运动仿赛CBR650R,官方指导价直接从原来的76,800元和82,800元,砍到66,800元和72,800元。
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
四缸机卖六万多,本田这是要卷死谁,川崎Z400和雅马哈R3的车主集体懵圈。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摩托车市场早就不是随便降降就能卖的年代了。
本田这一刀直接砍到国产仿赛的心窝子上,更让那些进口双缸车陷入尴尬。
那问题来了,四缸街车为啥突然能卖六万多,本田这是清仓甩卖还是另有大招,咱今天就来扒扒这事儿。
四缸机卖六万多本田这次到底动了哪些车型
先敲黑板划重点,本田中国这次降价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全线出击。
CB650R这款经典街车,从76,800元直降到66,800元,整整便宜了一万块。
CBR650R运动仿赛也跟着降,从82,800元降到72,800元,同样是万元大降。
更狠的是,这次降价的不只是650系列的四缸车,连400系列也没逃过。
CB400F从原来的33,000元降到27,980元,降了五千块,直接杀进两万档。
CBR400R从40,980元降到39,000元,虽然降幅没那么夸张,但也够给力。
还有那些巡航车型,CM300从34,500元降到29,900元,CL300也降到29,900元。
甚至连大排量的CM1100都降了,最大降幅达到24,900元,这波操作属实震撼。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本田是不是疯了,怎么突然降这么多。
结果跑去4S店一问,销售直接说,真降了,而且是官方调价,不是经销商搞促销。
那这些车到底啥来头,为啥能掀起这么大波澜。
CB650R和CBR650R是本田在国内街车市场的王牌产品,搭载649cc直列四缸水冷发动机。
最大功率56千瓦,最大扭矩60牛米,虽然账面数据不算暴力,但四缸机的魅力从来不在纸面上。
那种丝滑的动力输出,高转时激昂的声浪,是双缸机永远模仿不来的质感。
CB650R是街车造型,直把手骑姿,适合通勤和城市压弯。
CBR650R是运动仿赛造型,趴姿设计,更适合跑山和赛道日。
这两款车之前一直卖七八万,属于中高端街车的门槛,比国产250排量贵一大截,又比进口大排量便宜点儿。
但为啥突然能降到六万多,业内人士透露,这背后其实是技术迭代加战略调整的组合拳。
2025年本田在国内推出了带E-Clutch电子离合器的新款,这套系统让骑行变得更轻松。
不用频繁捏离合器,系统会自动判断换挡时机,相当于给燃油车加了个自动挡功能。
新技术的加入本来应该涨价,但本田反其道而行,直接降价一万。
再加上2025年国内摩托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国产厂商推出的四缸车越来越猛。
比如凯越450RR售价35,800元到39,800元,虽然排量小点儿,但也是正经四缸。
无极、春风这些国产品牌也在憋大招,据说都要推500排量以上的四缸车。
本田要是再端着进口品牌的架子,市场份额就得被国产车一点点啃光。
所以这次降价,表面看是让利消费者,实际上是被逼得硬刚国产四缸的无奈之举。
也是抢回街车圈话语权的主动进攻,更是为了清理库存给新车型让路。
四缸机为啥能降到六万多技术升级反而降价藏着啥秘密
可能有人要问,四缸机不是都说成本高技术难吗,咋就能从七八万降到六万多。
这里头的门道,得从本田的战略布局说起。
本田在2025年给CB650R和CBR650R加装了E-Clutch电子离合器系统。
这套系统能让骑手在停车等红灯时不用捏离合,起步也不会熄火,换挡时系统会自动切断动力。
说白了就是把手动挡变成了半自动挡,大大降低了骑四缸车的门槛。
以前很多人不敢买大排量四缸车,就是怕市区堵车走走停停,左手捏离合捏到抽筋。
现在有了E-Clutch,这个顾虑基本没了,通勤和跑山都能兼顾。
按理说加了新技术应该涨价,但本田偏偏降价一万,这背后藏着三个考量。
第一个考量是成本控制,本田这几年在泰国和中国的生产线做了大量优化。
原来很多零部件需要从日本进口,现在都实现了本土化采购,成本直接降下来一大截。
比如电喷系统、ABS模块这些核心部件,以前得从日本运过来,一套下来要多花好几千。
现在和国内供应商合作,质量不降反升,成本却能省下两三成。
再加上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原来组装一台车需要好几个工人干大半天。
现在机器人自动装配,效率翻倍,人工成本也跟着降。
这一进一出,整车成本自然就压下来了。
第二个考量是市场竞争压力,2025年的摩托车市场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国产品牌不再是低端代步车的代名词,而是开始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凯越450RR虽然排量只有450cc,但四缸发动机能爆发出70匹马力,比本田CB650R的76匹只差一点。
价格却便宜了快三万块,性价比简直爆棚。
还有春风、无极这些品牌,据说在研发500cc以上的四缸车,预计售价也就四万出头。
本田要是还守着七八万的价格,等这些国产四缸车一上市,市场份额立马就被蚕食。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先把价格打下来抢占市场。
第三个考量是为新车型铺路,业内消息称本田正在准备推出全新的500系列四缸车。
新车预计会搭载更强的发动机,功率超过80匹马力,还会标配电子离合器。
价格可能定在五万以内,直接对标国产高端四缸车。
现在把650系列的价格打下来,一方面是清理库存给新车让路,另一方面是拉开产品线的价格梯度。
以后消费者想买四缸车,预算三万可以选CB400F,预算四万选国产四缸,预算六万多选CB650R。
预算五万左右就等新的500系列,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
更狠的是,本田这次降价没在配置上缩水,CB650R依然标配ABS防抱死、牵引力控制、LED大灯。
CBR650R还有滑动离合器、全彩TFT仪表、手机互联功能,该有的一样不少。
说白了,本田是用技术降本换价格优势,而不是像某些品牌那样降价减配。
这招够狠,既保住了品牌调性,又抢回了市场份额。
四缸车六万多会搅动多大水花街车圈要重新洗牌
现在问题来了,本田这三款四缸车卖六万多,到底会逼疯谁。
其他品牌会不会连夜开会改价格,整个街车市场的格局会不会因此改变。
先看直接竞争对手,国产四缸街车首当其冲。
凯越450RR售价35,800元到39,800元,排量450cc,最大功率70匹马力。
虽然价格比本田便宜接近三万,但排量和动力都差一截,品牌认知度也比不上本田。
现在本田降到六万多,虽然价格还是贵两万多,但多花两万能买到649cc的排量。
还有本田的品牌背书和成熟的售后体系,这账很多人一算就明白了。
再看进口双缸车,川崎Z400售价47,800元,雅马哈R3售价43,800元。
这两款车虽然是进口货,但都是双缸发动机,排量也就399cc和321cc。
动力输出和声浪质感比四缸机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价格却只比本田便宜两万左右。
以前大家买它们图的是进口车身份和品牌情怀,现在本田四缸车降到六万多。
多花一两万就能从双缸升级到四缸,从399cc跳到649cc,这诱惑力简直致命。
更尴尬的是那些原本想买250排量过渡,等有钱再换四缸的年轻人。
以前四缸车要七八万,预算不够只能先买台两三万的250排量将就着。
现在六万多就能一步到位买四缸街车,谁还愿意走弯路。
业内预测,本田这一波降价会让2025年底的街车市场彻底洗牌。
国产厂商要么跟着降价但可能亏本,要么升级配置但利润更薄,要么提升排量缩小差距。
进口品牌要么调整产品线推出更便宜的四缸入门款,要么放弃中端市场专攻高端大排。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利好就是四缸街车不再是土豪专属。
预算六万多就能买到动力够猛声浪够爽技术靠谱的正经四缸机车。
这波属实是街车圈的性价比革命,也是摩托车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标志。
以前是车企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消费者爱买不买。
现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车企必须拿出真材实料和实在价格才能抢到客户。
本田这次主动降价,看似是妥协,实际上是在新市场格局下的聪明选择。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本田降价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第一个问题,六万多买四缸质量会不会缩水,会不会是库存车翻新。
这个担心可以理解,毕竟降价这么猛,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猫腻。
但实际上这批降价的车是2024年款,配备了最新的E-Clutch电子离合器技术。
还升级了五英寸全彩TFT仪表,支持手机互联导航和胎压监测,配置不降反升。
本田在国内的质保政策也不变,发动机质保三年或一万公里,比很多国产车的两年质保更靠谱。
至于库存车,4S店销售说得很明白,现在订单排队都排到明年了,哪来的库存。
第二个问题,四缸机比双缸机贵那么多,六万多买四缸值不值。
这个问题得看你的骑行需求和预算情况。
四缸机的核心优势是平顺性和声浪,双缸机低转速震动明显跑高速超过80码发动机声音发闷。
四缸机转速起来后声浪更清脆,那种经典的四缸嗡嗡声简直是机械美学的极致。
而且动力输出更线性,加速不会像双缸机那样突兀,长途骑行舒适度高很多。
如果你追求骑着舒服听着带感,而且预算能到六万多,四缸机绝对值得。
但如果只想要便宜代步,对声浪和平顺性没那么高要求,双缸机也够用。
第三个问题,现在买六万多四缸以后会不会更便宜。
这个问题很现实,毕竟谁也不想刚买完就降价成了冤大头。
业内人士分析,本田这次降价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短期内至少半年不太可能再降。
而且2026年国内摩托车排放标准可能升级,从国四变国五,老款发动机可能面临换代。
到时候新车型上市价格未必便宜,现在买反而是抄底的好时机。
再说了,摩托车这东西不像手机那样一年一换代,骑个三五年很正常。
早买早享受,晚买可能还要等新车型产能爬坡,说不定还得加价提车。
还有人问,本田降价是不是说明市场不行了要清仓跑路。
这个担心完全多余,本田2025年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反而更激进了。
从2025年1月起,五羊本田和新大洲本田生产的中排量车型都纳入统一销售体系。
这说明本田不是要撤退,而是要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
降价只是竞争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守住市场份额为将来发力做准备。
结语 本田这波操作给街车圈上了一课
从本田四缸车降价开始,街车圈的规则就被彻底改写了。
四缸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年轻人踮踮脚就能摸到的性能玩具。
这哪是简单的降价促销,分明是本田用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给整个行业扔了个王炸。
国产品牌看到本田都开始打价格战了,自然也不敢再躺着赚钱。
接下来的竞争只会更激烈,产品更卷配置更猛价格更实惠。
受益的始终是消费者,这才是市场经济最健康的状态。
下次再有人说四缸机必须贵,咱就把本田CB650R的配置单甩过去。
正经四缸六万六声浪吊打双缸还要啥自行车,还要啥双缸车。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六万多买街车你是选四缸声浪的本田。
还是性价比高的国产四缸,或者是进口情怀的川崎Z40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