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首次让位,中国老总掌舵北京现代,年销暴跌86%能逆袭吗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可以说是平地一声雷,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事儿的主角是北京现代,一家我们都挺熟悉的合资车企。

他们做了一个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决定:让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当韩方派过来的总经理,而且是手握实权的那种,管着生产、销售和未来发展这些最核心的业务。

韩方首次让位,中国老总掌舵北京现代,年销暴跌86%能逆袭吗-有驾

这在过去,尤其是在管理风格一向比较强势的韩国车企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消息一出来,大家都在议论,北京现代这是被逼急了,还是真的想通了?

这步险棋,到底能不能让他们起死回生呢?

要搞明白这件事为什么这么轰动,咱们得先看看北京现代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想当年,也就是2016年那会儿,北京现代在国内可是风光无限,一年能卖出114万辆车,这个数字现在听起来都觉得吓人。

那时候满大街跑的出租车,好多都是伊兰特、索纳塔,皮实耐用的印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全国的4S店有700多家,生意好得不得了。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情况就急转直下。

到了2023年,全年的销量可能连10万辆都悬了,市场占有率更是跌到了百分之零点五都不到,几乎快要被人遗忘了。

这就像一个曾经班里的尖子生,突然之间连及格都费劲了。

销量雪崩带来的后果是连锁反应。

以前700多家店,现在只剩下200多家还在硬撑着。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当年近三十家店,现在能正常卖新车的也就三四家,有些店干脆不进新车了,就靠给以前卖出去的老车做做保养、修修车来维持生计。

工厂也一样,本来有五座工厂,现在为了节省成本,关的关、停的停,最后只剩下一座还在运转,而且开工率还低得可怜。

面对这么惨淡的局面,韩国现代总部不可能不着急。

他们心里清楚,再按照老路子走下去,北京现代可能就真的要在中国市场消失了。

韩方首次让位,中国老总掌舵北京现代,年销暴跌86%能逆袭吗-有驾

过去那种由韩国总部研发一款全球车型,然后拿到中国来生产销售的模式,已经彻底玩不转了。

因为现在的中国市场变化太快了,自主品牌一个比一个厉害,新能源车、智能汽车层出不穷,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也越来越刁钻。

远在韩国的高管们,很难真正理解和跟上这种变化的速度。

所以,在砸了近百亿人民币增资,试图给北京现代“输血”之后,他们终于下定决心,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放权。

既然韩国人玩不转了,那就让最懂中国市场的中国人来试试。

于是,李凤刚就这么临危受命,站到了台前。

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但在汽车行业里,他的履历可是相当扎实。

他是清华大学学机械出身的,是正儿八经的技术人才,懂车,知道车是怎么造出来的。

毕业后,他进了一汽-大众,一干就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他可不是在一个岗位上待着,而是从最基础的产品工程师干起,画过零件图,搞过产品研发,后来又去做市场规划、管销售,甚至还亲自到东北、华东这样竞争最激烈的一线市场去带团队。

可以说,一辆车从设计图纸变成商品,再卖到老百姓手里,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身经历过,都懂。

这种全方位的经验,让他看问题的角度跟那些只懂某一个领域的管理者完全不一样。

他最亮眼的一段经历,是在一汽奥迪当领导的时候。

那会儿奥迪的日子也不好过,传统的燃油车被奔驰、宝马压着打,新出的电动车又没什么声量。

李凤刚上任后,思路很清晰,一边想办法稳住燃油车的销量,一边大力推动电动车的研发和上市。

他这人特别实在,不喜欢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而是经常往4S店跑,跟销售员聊天,了解一线卖车有什么困难;跟车主交流,听听大家对车子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韩方首次让位,中国老总掌舵北京现代,年销暴跌86%能逆袭吗-有驾

他甚至还亲自下场搞直播卖车,一点领导的架子都没有。

正是因为这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还能放下身段的风格,让他在奥迪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在,北京现代缺的就是这样一位既能向上对接全球技术,又能向下摸透中国市场的“全能型”选手。

李凤刚接手的,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

经销商的库存压力非常大,很多车都堆在库里卖不出去,卖一辆车甚至可能是在亏钱,只能靠售后服务来赚钱。

曾经的明星车型伊兰特,现在一个月也卖不了几千辆,还在不断下滑。

面对这种局面,李凤刚和他的中国团队已经开始出招了,而且招数都非常接地气,充满了“中国味道”。

比如最近刚上市的一款叫“沐飒”的SUV,虽然技术平台是现代全球领先的,但从外观长什么样、车里配些什么功能,到最后定价多少,基本上都是中国团队说了算。

它的价格直接定在了10万到15万这个区间,这明摆着就是要跟比亚迪、吉利这些国产品牌抢饭碗,完全放下了过去合资品牌的架子。

为了卖车,他们还推出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优惠政策,比如“零首付”,让手头不宽裕的年轻人也能先把车开回家;还有高额的置换补贴,鼓励老车主换新。

这些打法,都是向中国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学习的,目的就一个:用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方式,把车卖出去。

当然,光靠一款车和一些促销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还公布了一个长远的计划,未来几年要推出一大批新车,其中大部分都是新能源车,目标是把年销量重新拉回到50万辆的水平,甚至还要把中国工厂生产的车,出口到全世界去。

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是,北京现代不再甘心只做一个组装厂,而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懂中国、能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产品的独立力量。

其实,不只是北京现代,现在很多合-资车企都在悄悄发生变化,像丰田、奔驰这些品牌,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最高管理层。

这说明大家都想明白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只要挂个外国标就能卖爆的时代了。

在这里,只有真正了解中国消费者,能够快速做出反应的团队,才能活下去。

所以,北京现代这次破天荒的任命,既是一场自救的豪赌,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