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燕波
上海车展N3馆的镁光灯下,岚图FREE+缓缓驶过全息投影的星河轨道,华为ADS4系统的激光雷达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这场以"自由智上"为主题的发布会,没有浮夸的飞行汽车概念,却用1366项细节升级的实锤,演绎了中国高端品牌最稀缺的进化哲学——真正的豪华,始于对用户需求的谦卑聆听。
一、华为智驾+鸿蒙座舱的"双王炸"
当卢放宣布岚图FREE+成为华为乾崑智驾ADS4首批量产车型时,展台右侧的工程师正在演示"鬼探头"主动避让:在50km/h时速下,车辆提前1.2秒识别突然出现的假人模型,通过四轮扭矩矢量控制完成丝滑绕行。这套系统相比ADS3.0,将环境建模精度提升了40%,决策响应速度缩短至80毫秒,这意味着其风险预判能力已接近人类驾驶员的生理极限。
鸿蒙座舱5.0的升级更显细腻。不同于新势力热衷的"屏幕军备竞赛",岚图选择将算力转化为场景智慧:副驾屏可自动识别观影姿势,动态调整屏幕曲率;智能香氛系统能根据DMS监测的驾驶者情绪切换香型;甚至连方向盘震动反馈都有32级力度可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智能化,恰是传统豪华品牌转型中最难复制的软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技术整合深度。华为ADS4与岚图EDC魔毯悬架的融合,让车辆在颠簸路面实现了"预判式滤震"——通过双目摄像头扫描前方5米路面,悬架可在车轮接触坑洼前完成阻尼调整。这种机械素质与数字智能的化学反应,让岚图FREE+在30万级市场中,形成了对理想L7 Air版(31.98万)的错位打击。
二、极度听劝
发布会大屏上跳动的"1366项升级"数字,实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大规模的用户共创实验。当传统车企还在用年度改款"挤牙膏"时,岚图用四年时间重构了产品开发范式:
设计民主化:从20款高端面料盲测到500份天窗问卷,每个细节都经历用户委员会票选;
工程透明化:上百位不同体型用户参与座椅开发,38项国际认证标准全程公示;
反馈制度化:VOC系统日均处理300+用户建议,产品经理48小时内必须响应。
这种"用户主权"理念在岚图FREE+上具象化为诸多创新:为解决妈妈群体"弯腰装儿童座椅"痛点,研发了行业首创的电动升降儿童座椅接口;为满足户外爱好者需求,在后备箱暗格集成应急补胎套装;甚至因用户提议,在扶手箱内增设了AirPods专属无线充电位。这些"非标配置"虽不增加账面参数,却构建起难以量化的情感价值。
对比某新势力品牌因"车主联名信"引发的舆论危机,岚图的"预防式倾听"策略更具前瞻性。当行业困于"用户运营内卷"时,岚图用381项安全升级证明:真正的用户思维,是把投诉建议消灭在量产前。
三、30万级市场的"水桶车"新物种
预售价格尚未公布,但岚图FREE+的竞争卡位已清晰可见。从产品力矩阵分析:
华为ADS4+鸿蒙5.0的组合,较小鹏G9的XNGP(28.99万起)多出激光雷达预瞄能力;全舱舒压座椅+沉浸式影音,在舒适配置上对标蔚来ES6(33.8万起);百万级底盘+5种驾驶模式,维持对问界M7(28.98万起)的机械素质优势。
这种"全能战士"定位,精准击中了新中产阶层的选择焦虑。他们既不愿为单一长板支付品牌溢价,又拒绝"配置阉割"的入门豪华,岚图FREE+的"无短板哲学"恰好填补市场空白。更精妙的是其"出海基因"——已通过38项国际认证的硬实力,让它在国内市场的每一次升级,都同步夯实全球化基础。
结语
当岚图FREE+的电动尾门缓缓升起,露出可容纳三辆公路车的大掀背空间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改款车型,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工程师思维"向"用户共治"转型的里程碑。
这场发布会给予行业两大启示:其一,高端化不是配置堆砌的军备竞赛,而是对用户需求颗粒度的极致把控;其二,智能化不应沦为参数游戏,真正的科技豪华,是让复杂技术隐形于体验之中。
在特斯拉Model Y即将改款、理想L6虎视眈眈的2025年,岚图FREE+用5亿投入证明:中国品牌的高端突围,既需要华为这样的技术巨人托举,更离不开对每一个用户声音的珍视。这场始于上海车展的"听劝革命",或许终将重构全球豪华汽车的价值评判体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