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了9月销量,39万多台,眼看就要捅破40万辆的天花板。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666,感觉分分钟就要开香槟了?
但你仔细一看,诶,去年同期是42万。
坏了菜了,不装了,摊牌了,同比下滑了。
这事儿就特别有意思,在一个所有人都觉得比亚迪已经无敌了,马上就要一统江湖千秋万代的时候,数据给你来了一个小小的背刺。虽然整体看,今年卖了300多万辆,全年干到400万问题不大,但这个小小的下滑,就像平静湖面上的一块板砖,瞬间就让整个场子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现在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你稍微打个盹,隔壁的狼崽子们闻着味儿就扑上来了。它们不在乎你是不是巨头,它们只在乎你是不是露出了破绽。你以为是商业竞争,其实是修仙渡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背景下,比亚迪内部的分化就显得格外扎眼。
王朝和海洋网,这两个比亚迪的基本盘,卖了35万多,是下滑的主力。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过去那套“压缩毛巾”式的打法,我配置比你高,价格比你低,直接把你压成一张纸片,这招现在有点不好使了。为什么?因为所有人都开始这么玩了。当所有人都开始掀桌子的时候,你这个第一个掀桌子的人,反而没那么突出了。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现在就是餐厅爆炸前夜。
但真正的大戏,是方程豹。
这哥们一个月卖了2万4,环比同比都在爆拉,简直就是开了挂。这说明什么?说明比亚迪开窍了,悟了。它发现光靠当价格屠夫是不行的,因为总有比你更不要命的。你必须得整点花里胡哨的,得讲故事,得搞品牌玄学。方程豹就是比亚迪的玄学试验田,搞个硬派越野,弄点差速锁,再吹一吹DMO平台,一下子就感觉不一样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态。你跟我聊秦PLUS多省油,我点点头;但你跟我聊开着豹5去沙漠里撒野,我眼睛就开始放光了。实用主义永远干不过浪漫主义,尤其是在这个大家都不缺车开的年代。
讲真,我最近看那个新的奥特曼,感觉特效还不如二十年前的迪迦。跑题了,我们说回车。
方程豹的热销,本质上是比亚迪在给自己套一层“金钟罩铁布衫”。它在告诉市场,我不光会卷价格,我还会玩高端,玩个性,玩你们那套虚头巴脑的品牌溢价。这就像一个本来只会大力金刚掌的武林高手,突然有一天开始研究起了凌波微步,就问你怕不怕?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说好的技术降维,怎么你先开始修心法了?
然后你再看仰望,一个月758台。
很多人说,你看,U8也不行了,没回到刚上市那会儿一千多的盛况。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问题是,会买仰望U8的人,和会买海鸥的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吗?他们对车的理解,根本就是两个次元。买U8的人,他是在买一个社交工具,一个能让他进入某个圈层的门票,那个原地掉头的功能,一年都用不了一次,但可以在酒桌上吹一年。这和买奔驰是一个道理,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你跟一个奔驰车主聊发动机参数,他只会觉得你很可笑。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比亚迪搞仰望,就不是为了走量,是为了立一个“雷电法王”在那里,告诉所有人,我上面有人,技术上我不是不行,只是不想跟你们玩。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圈比作修仙界,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味道?
所以现在比亚迪的整个局势就非常清晰了。王朝海洋网这两个负责养家糊口的“大儿子”,虽然香火依旧鼎盛,但已经摸到了天花板,需要不断地输血和刺激。而腾势、方程豹、仰望这几个“小儿子”,负责拔高、负责整活、负责去抢以前根本不属于你的地盘。这是一个内部的左右互搏,也是一场外部的闪电战。
这他妈才叫战争!
比亚迪的战略很明确,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用王朝海洋网的巨大体量,把价格战的底裤都给扒了,让所有人都必须跟进。然后用方程豹和仰望,在另一个维度开辟战场,去抢BBA和各种豪华品牌的蛋糕。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现在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比亚迪销量同比下滑了,可怕吗?
一点都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这个曾经只会被认为是“技术宅”的理工男,突然学会了PUA,学会了讲故事,学会了玩弄人心。当一个六边形战士,开始研究起了魔法攻击,这才是让所有同行心态爆炸的根源。
最终你会发现,决定这个市场走向的,不是谁的技术更牛逼,也不是谁的价格更低。而是谁更能洞察那些混乱的、不讲理的、充满表演性的人类需求。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在于代码,而在于随时可能横穿马路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没用。
这就是现实,荒诞且真实。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