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辆纯电车在13分钟内从10%电量充到80%,充电枪线轻到单手可提,场站还能提供现磨咖啡和洗车服务,这是充电还是高端会员体验? 2025年11月的深圳金砖充换电论坛上,逸安启CEO师方抛出一个观点:“用户不再为‘快’买单,是为‘从容’付费。 ”
这个由奔驰、宝马50:50合资成立的超充品牌,成立一年内覆盖了全国37个城市,建成了400座超充站、2238根超充桩,累计完成超150万次充电服务。 比扩张速度更值得讨论的是,它如何用“技术+服务”的双轮模式,重新定义高端补能场景?
一、技术突破:800kW超充桩如何让充电进入“分钟级”?
逸安启的第二代液冷超充桩,参数堪称行业天花板:最高1000V电压、800A电流、800kW功率。 参数背后的用户体验才更具颠覆性,800V车型充电13分钟续航增加500公里,400V车型也仅需30分钟充至80%电量。
关键的是稳定性。 传统超充桩在高温或严寒下容易“降额充电”,逸安启的桩能在-30℃至50℃环境下持续输出600A电流,800A满功率运行30分钟以上。 这意味着在北方冬季或南方夏季,用户无需担心充电效率打折。
二、为什么说“轻量化枪线”是场静默革命?
超充枪线的重量从行业平均的4-5公斤降至2.5公斤,直径仅30毫米,比许多笔记本电脑还轻。 配合1100毫米的插拔高度设计,女性和老年人也能单手操作。 现场观众在广州车展体验后评价:“挂枪像挂衣服一样自然,无需对准卡槽。 ”
此外,“图书馆级静音”设计消除了传统充电桩的风扇噪音,无感充电体验让用户可以在车内休息或处理工作而不受干扰。 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直接击中了传统充电站“操作费力、环境嘈杂”的痛点。
三、充电站凭什么成为“都市生活枢纽”?
在逸安启的场站,充电不再是孤立行为。 北京东坝万达广场、蓝色港湾等核心地段的站点,已上线代客充电、洗车服务、臻享咖啡和无人售卖机。 通过联动周边商圈,逸安启试图将充电时间转化为消费场景,打造“顺路补能生活圈”。
值得关注的是其运维标准:24小时客服12秒内响应问题,72小时解决故障。 对比行业常见的“维修滞后”现象,这种高效服务背后是奔驰宝马体系的供应链管理经验。
四、豪华品牌合资却向全行业开放?
尽管背靠奔驰宝马,逸安启对所有品牌车主开放。 通过My BMW App、Mercedes me等入口,用户可实现“即插即充”,插枪15秒自动识别身份,无需扫码支付。 这种兼容性背后是技术适配能力:200-1000V宽电压范围兼容400V/800V平台车型,OTA升级保持软件迭代。
有业内人士指出,豪华品牌以往常通过专属服务构建壁垒,逸安启选择开放,或许是因为中国市场上中高端电动车车主已成为超充核心用户,隔离反而会限制网络效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