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斯柯达最近整了个活儿,叫110 R概念车,说白了,就是把他们家五十年前的一款老跑车,用电脑重新画了一遍,号称是“数字重生”。
这操作,典中典。
我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是,斯柯达是不是开窍了?还是说,大众集团的会计刚休完年假回来上班,发现账上还有点预算没烧完,就跟设计师说,诶,你们随便画点啥,有点动静就行。
这事儿的核心不是车,而是弥漫在整个车圈的一种焦虑。一种“再不整点花里胡哨的,市场连你是谁都忘了”的终极焦虑。
当下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是什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是黑暗森林。是那种你在家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隔壁冲出来的壮汉连人带桌子一起掀了的修罗场。这边小米刚用一场发布会重新定义了“交个朋友”,那边蔚来的乐道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甚至开始卷老板的精神状态。这是一个“我活不好,你也别想睡”的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斯柯达这个操作,就非常朋克了。
它就像两个绝世高手在华山之巅用激光剑对波,旁边突然冒出来一个行为艺术家,开始表演口吞祖传JPEG。
高手们都看傻了。
这辆所谓的“概念车”,甚至连个实体模型都没有,就是一张图,一堆数据。整备质量880kg,因为图片确实很轻。后置后驱,因为在PPT里随便拖动一下就行。还用了什么捷克波希米亚水晶,坏了菜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用AI一秒钟能给你生成一百张带水晶的车灯图,不费一度电。
斯柯达在干嘛?它在“论外”。
它用一种近乎于“自爆”的方式,宣布退出这场低级的、血腥的内卷战争。它不装了,摊牌了。它告诉你,我不跟你们卷什么800V,不跟你们卷什么激光雷达,我跟你们卷历史,卷情怀,卷一种虚无缥缈的“格调”。
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闪电战,从物理战场直接跃迁到玄学战场。
因为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年大众车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德味儿”的底层逻辑了。他们骨子里认为,车最重要的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像奔驰,它最值钱的永远是那个三叉星徽,而不是它的车机有多流畅。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冰箱彩电,他觉得你俗了。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斯柯达现在就是在赌,赌市场上还有一批人,厌倦了无休止的参数轰炸,就想找点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甚至不需要是真实的,它只需要提供一个情绪价值,一个“我和你们不一样”的标签。这辆110 R概念车,就是那个标签。它不是一辆车,它是一个皮肤,一个虚拟道具。
然后你再看它那个宣传点,说570L的后备厢容积,贴合中国家庭“能装能跑”的需求。
我看到这里直接太阳穴一个趔趄。
这简直是把“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发挥到了极致。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车上,讨论一个巨大后备箱的实用性,并且试图说服一群正在被“买车送北京户口”以外所有福利轰炸的中国消费者,这其中的荒诞感,堪比在修仙小说里讨论主角的法宝是否符合空气动力学。
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时候,为了省钱买个二手捷达,那后备箱也能塞俩编织袋,好像也没啥区别。
讲真,写到这里,我都觉得斯柯达有点可怜了。它就像一个没落的贵族,看着一群野蛮人冲进自家客厅用金盘子当飞盘玩,自己却只能默默擦拭着祖上传下来的银汤匙,喃喃自语:“你们不懂,这上面有包浆。”
但这种行为,你不能说它全错。
因为在如今这个万物皆可“信仰”的时代,逻辑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是代码,而是马路上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没用。同样的,一辆车能不能卖出去,有时候也跟产品力没那么大关系。
它只需要一个故事,一个能让人上头的故事。
斯柯达110 R这个故事,就是讲给那些觉得“你们这帮新势力太吵了”的人听的。它在用一种行为艺术告诉你:看,我也可以不务正业,而且我能不务正业得比你们所有人都优雅。
这简直就是对市场的无情嘲讽!
所以,这辆车会不会真的造出来?重要吗?不重要。斯柯达需要的就是这个“口吞JPEG”的行为本身。它用最小的成本,完成了一次品牌层面的精神胜利,一次堪称道诡异仙附体的自我催眠。
它成功地把自己从牌桌上择了出去,不是掀桌子,而是飘到了天花板上,看着下面的人打生打死,然后轻轻说一句:
“你们继续,我飞升了。”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