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

要说这两年车圈最能吹的,还得是零跑。先是朱江明喊出“零跑要月销十万辆”,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这靠谱吗?可人家不是光说不练,最近的市场表现确实亮眼。单月销量刷纪录,日锁单五千台,月销6万台悬念都不大。那朱老板这个“十万”口号,是不是就成了“狼来了”?这事还真不好一棒子打死。

问题来了,一个成立没多久的新势力品牌,凭啥敢跟比亚迪、特斯拉那样的巨头叫板?要真细抠起来,难不成是忽悠自己?还是营销噱头?还是说,这背后有真材实料?

先问一句:“一个车企到底要多大销量,才算主流?”在中国,主流就是月销十万。别看新势力里有些品牌,老吹自己“连冠多少月”,其实拿到大盘上一比,差老远。零跑敢于直接把月销十万写进“愿景”,本质上是要想挤进主流车企“朋友圈”,不想当个边缘网红。

可问题来了,这目标是不是好高骛远?年销400万更是惊掉下巴。这数据摆在那儿,就连主流海外品牌都得掂量掂量。可零跑既然放了狠话,会不会纯属逞个嘴上过瘾?先不着急下结论,得看它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咱们先琢磨一下,零跑现在到底凭啥跳得这么高?一方面是产品。你看Lafa5,外观高颜值,还整了欧洲人喜欢的紧凑两厢,似乎每一步都踩在国际市场的痒点上。可有意思的,零跑没为了讨欧洲人欢心就把内部空间缩得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人家反过来琢磨,外部不显大但坐进去还舒服,这不就是咱消费升级后的用户也真正在乎的吗?“外紧内松”这套,难怪据说内部比凯美瑞还宽敞。一面照顾到中国人,一面撩拨欧洲人。别的不说,这点小算盘打得挺精。

在薪火相传的“新势力”这波人里,还有像零跑这样,跳过了吹牛不打草稿的套路,直接就开始构建全球网络。你像人家跟Stellantis合作,多少中国品牌一辈子耗在找本地代理、铺网点这些基础上,可零跑直接“蹭网”,在Stellantis已有的体系里插一脚,网点速度密集铺开,700家海外服务点是闹着玩的?你要是自个儿摸索十年都未必到这水平。

再说一个让人“咂舌”的策略。你看很多新势力,最大的通病是“多生孩子好打架”,一个平台上堆七八款小改款到市场上互搏。但零跑这回不是靠产品数量吓人,是精挑细分市场,有意识地出拳。Lafa5是第三款B平台车,但明确盯紧紧凑运动市场,和前面轿车、SUV那套不重叠。大部分同行手里还使着大棒瞎抡,零跑这是搞“点穴”——打到位。

别小看这种“点穴”。车市变局,说白了,拼的就是细致活。你要是哪都平均发力,最后就变成四不像。零跑对海外、对国内需求区分得越来越细,也是能力的表现,不然车卖出去,真不比卖菜容易。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可靠的体系外加聪明的打法,确实让零跑跑得快。但有了网点、产品、体系,还不够。为啥?车圈现在早不是新瓶装旧酒那么简单。你得有技术力——比如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智能座舱。你还得有性价比——价格不便宜到掉渣,但得让人觉得占便宜。你还得有调性、有品牌。零跑这几方面我给打个分,不算顶尖,但胜在平衡,啥都不偏科,这比光会造便宜车要实在多了。

这里又有个问题:“新势力天花板在哪里?”月销十万还是年销四百万?零跑盯着年销四百万,这标准其实是燃油车时代才有的。可你不能不承认,电车毕竟分蛋糕的集中度更大,赢家通吃效应会比以前还狠。你今天说四百万可能觉得骇人,几年后回头看,说不定又成新常态。

这个时候,零跑的海外战略就显得特别重要。它其实不是要在国内自嗨——咱都知道,国内拼到头,大家彼此啃来啃去都是肉搏战;可你一旦跟Stellantis匹配上,在海外能进得了主流市场,真正做到了“in Europe, for Europe, of Europe”,那就不止是出口,更是落地生根。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别以为在欧洲混成这样是抄近道。人家零跑和Stellantis明明是各取所需。Stellantis原有车型在下滑,要找新血续命,零跑求渠道、求资源,这是典型的利益捆绑。说白了,站在巨人肩膀上没错,但你得有本事让巨人愿意驮你。本事是什么?产品、速度、适应能力,不能弄得别人赔本赚吆喝。

数据不会骗人。今儿你看,零跑在国外一年能卖三万台,终端价还挺能打,主力T03在德国能成同级第一。你再细想想,人家店铺密度高,用户体验比“过客型”的品牌强。服务跟上了,车才能留得住客户。这一切不是砸广告砸出来的,是体系、资源和市场策略三者互补的结果。

你愈发觉得,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零跑找对了节点。国内新势力一窝蜂四处“摸鱼”,零跑认准难打的欧洲市场,和合适的盟友搭伙,这一拍即合不是随便谁都能整来的。其实主流车企要“入圈”,除了产品、供应链,还要渠道、服务,包括本地化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是“烧脑+烧钱”,否则就是昙花一现。

当然,零跑再牛,人也别太飘。市场没有傻子,十万/月、四百万/年这种量,就算有外援加Buff,归根到底还得兑现到一个口碑、两个口碑,拼的还是车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吹得再响,真到那体量,售后、口碑一坍塌,就跟撸羊毛似的,一夜回到解放前。但今天的零跑,说难听点,已经走到新势力无人区,比起同行的“膨胀病”,算是“有病不乱投医的人”。

中国人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现在的零跑明显更像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沾了。有盟友,把控节奏,体系到位,能力均衡,仗打得漂亮。主流车企有多难进你看看这些年掉队的品牌就知道,零跑敢立flag,说到底还是强在定力和识时务。

话又说回来,“年销400万,好大的口气。”但凭现在这路数,这不是痴人说梦。今天中国车企太缺乏全球化视野和脚踏实地的能力。零跑能跑出影子,跳出“内卷”怪圈,和国际资本、产业链玩到一块儿,简直就是一拨新样板。

最后一句——有口气,有底气,敢闯敢吹才叫年轻。不是没失败的可能,但零跑要真能达标,不是简单地说明一个企业多牛,更是告诉我们:中国车企到了可以自信出海、敢和世界主流掰手腕的时候了。谁还没点梦想呢?这年头,连说个梦想都不敢,才是真的油尽灯枯吧。

所以,你要说零跑“好大的口气”?我反倒觉得,这口气,值得所有做中国制造的人深吸一口。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零跑喊月销十万辆,单月销量创新高,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