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车主集体愤怒:50万买的“隐形”安全,差点害死我的孩子

华为问界M9车主暴怒:救命功能藏了半年,非要等上新闻才宣传?

问界M9车主集体愤怒:50万买的“隐形”安全,差点害死我的孩子-有驾
#图文打卡计划#夏日下午的停车场,一位母亲匆忙跑向超市,却将熟睡的孩子忘在车内。 高温炙烤下,车窗紧闭的车厢温度飙升到50℃,直到手机突然弹出警报:“车内生命体征异常! 空调已开启!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问界M9车主险些经历的真实一幕。 然而,这个名为“生命滞留监测”的功能,华为竟从未主动宣传过。

一、被雪藏的“救命神器”,用户差点错过

锁车后自动扫描车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开启空调通风、双闪灯高频闪烁、手机信息秒级推送——这套能杜绝儿童宠物被困致死风险的系统,在问界M9的OTA升级中已上线两个月。 然而直到车主偶然翻看设置项,或在高温社会新闻刷屏后才后知后觉。

“车企总吹百公里加速、激光雷达数量,可真正救命的创新却被埋进说明书! ”某汽车论坛的吐槽帖引发上千共鸣。 更讽刺的是,同期的卫星电话救援、离车泊入等功能却被反复强调。

二、华为的“沉默哲学”:技术流还是公关灾难?

翻阅问界M9的营销资料,“全球最高分安全认证”“4颗激光雷达”“百万豪车平替”等标签铺天盖地。 但关乎人命的“生命滞留监测”,在发布会PPT上仅占一行小字。

这种“重参数轻体验”的传播逻辑,暴露了技术大厂的傲慢。 要知道,同属安全升级的“收费站自动通行”功能,因场景酷炫被制成短视频全网投放;而需要用户主动开启的生命监测,却连操作教程都未推送。

三、用户愤怒背后:安全功能不该是“拆盲盒”

“买问界M9就是冲着华为的技术,结果开半年才发现有这功能! ”北京车主李先生向媒体展示手机里的报警记录。 此前他根本不知道:车辆通过毫米波雷达感知生命体征,需手动在中控屏三层菜单里开启。

更值得玩味的是市场反馈。 问界M9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级销冠,累计交付破20万辆,但社交平台上关于该功能的讨论帖不足百条。 对比其“山海座椅”“AR-HUD”等热搜词,救命技术的冷遇印证了华为传播策略的失衡。

四、撕开行业潜规则:创新不该为营销让路

传统车企将安全功能作为核心卖点。 沃尔沃的“遗忘提醒”通过广告片全球传播;丰田儿童感应系统甚至做成钥匙扣配件强化认知。 反观问界M9,把汽车安全百年痛点——高温致死——的解决方案,藏进30余项OTA升级清单里。

“技术平权不是让用户自己淘金! ”业内人士指出,华为GTM流程(Go-To-Market)本应打通研发与市场链路,却在此事上出现罕见断层。 当营销资源向“炫技型创新”倾斜,真正改变行业规则的功能反而沦为牺牲品。

五、消费者的灵魂拷问: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豪华?

达沃斯论坛选问界M9作接待用车,看重其“绿色豪华”理念;车主支付50万级溢价,购买的是“安全即豪华”的承诺。 但当车企用2000MPa潜艇级钢打造车身,却忽视功能触达的“最后一公里”,所谓豪华是否只剩参数表上的数字?

某科技博主实测触发该功能后直言:“它比劳斯莱斯的星空顶更有意义——后者取悦眼睛,前者拯救生命。 可惜华为选择了沉默。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