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个 70 年代汽车仪表盘设计,让人困惑不已

各位车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些汽车仪表盘设计。 那个年代的汽车设计师们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对技术、色彩和布局进行了各种大胆尝试。 为了追求前卫造型,不少仪表盘在功能性上打了折扣——有些设计即便放到今天,依然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我搜集了十款最具代表性的"烧脑"仪表盘,带大家感受一下那个创意爆棚的年代。

10 个 70 年代汽车仪表盘设计,让人困惑不已-有驾

说起阿斯顿·马丁Lagonda,1976年款的仪表盘简直就像从科幻电影里直接搬来的。 触控操作和早期数字显示屏的搭配确实很前卫,但这份未来感却让不少车主头疼。 我听说有些车主开着开着,就得开始研究为什么一半的车灯在不停闪烁,反而忘了看路。 这种设计理念很超前,但可靠性确实让人捏把汗。

10 个 70 年代汽车仪表盘设计,让人困惑不已-有驾

庞蒂亚克Trans Am在1981年推出的深凹式仪表盘,看起来确实很有战斗气息。 整个仪表盘环绕着驾驶员,视觉效果相当震撼。 不过在实际驾驶中,那些被深藏在阴影里的小表盘,在光线不足时读取起来相当费劲。 要是视力不够好,想快速看清车速可得费点劲。

1985年的斯巴鲁XT带来了可以变色的数字仪表盘,这个创意放在当时确实很酷。 不同驾驶模式下仪表盘会变换颜色,初次体验时感觉非常新奇。 但说实话,那些闪烁的指示灯和非常规的布局,对于刚上手的司机来说确实需要时间适应。 开车时总感觉像是在游戏厅玩赛车游戏,需要分心去理解那些花哨的显示。

10 个 70 年代汽车仪表盘设计,让人困惑不已-有驾

克莱斯勒在1981年推出的帝国车型走的是简约路线,方正的造型搭配数字车速表和条形油量表,在当时看来相当高科技。 不过这种简洁设计也有它的短板——不少车主反映车速显示更新不够及时,在高速行驶时很难准确判断当前速度。

雪铁龙CX 1976年款的那个单辐方向盘配上豆荚式仪表盘的设计,确实独具匠心。 特别是那个旋转鼓式速度表,创意十足。 但问题在于,这些创新的显示方式让驾驶员在寻找基本信息时,往往要多花些时间。 就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日常使用中难免会觉得不太顺手。

1984年的雪佛兰科尔维特C4直接把仪表盘变成了数字世界,发光的数字和条形图负责显示所有车辆信息。 白天看着还挺酷,但到了晚上,那些闪烁的灯光会让整个仪表盘看起来像老式的弹球机,信息布局也确实需要时间熟悉。

福特在1983年推出的雷鸟Turbo Coupe,它的数字仪表盘显然是冲着性能车迷去的。 多个增压和温度读数器看起来很专业,可惜显示屏尺寸偏小,布局也比较分散。 在需要快速读取信息的激烈驾驶时,这种设计就不太理想了。

日产的达特桑280ZX在1982年款上配备了一个相当复杂的仪表盘,各种小型辅助仪表和拨动开关密密麻麻。 坐进驾驶座确实能感受到开战斗机的感觉,但真要找到需要的信息,可得好好找一阵子。 听说很多车主到最后都懒得看一半的读数了。

奥兹莫比尔在1987年推出的托罗纳多Trofeo相当大胆,直接用上了CRT屏幕来控制空调、收音机和行程信息。 在触摸屏技术还没成熟的年代,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前瞻性。 不过实际使用中,屏幕响应速度不太理想,操作起来容易让人分心。

玛莎拉蒂1984年的Biturbo用皮革精心装饰了仪表盘,质感确实高级。 但仪表盘的排列角度有点让人费解,有些被方向盘挡住,有些又偏到右边去了。 看起来更像是在欣赏艺术品,而不是在查看行车数据。

这些充满个性的仪表盘设计,虽然用今天的眼光看可能不够实用,但它们代表了汽车设计史上最大胆的探索时期。 每个设计都凝聚着设计师突破常规的勇气,也让我们明白,好的设计需要在创新与实用之间找到完美平衡。

车友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些车型吗?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愿意每天面对这样充满个性的仪表盘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