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

最近开车上路,总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某个大型新能源车展销会现场,前后左右不是蔚小理,就是比亚迪。大家张嘴闭嘴聊的都是续航、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好像谁的屏幕大谁就有理,谁的零百加速快谁就掌握了宇宙真理。

但这都是表象。

真正的牌桌上,决定生死的,从来都不是这些能让消费者高潮的玩意儿。而最近,牌桌上就发了两张新牌,一张对内,一张对外,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连起来看,那味道,就太冲了。

一张牌是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手扔出来的,说从2026年开始,想拿车辆购置税减免的新能源车,门槛得再往上抬抬。纯电车的能耗标准要更严格,插混车的纯电续航里程,没个100公里你都别好意思出来混。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另一张牌是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打的,说以后啊,咱们家的高性能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还有稀土这些好东西,不能想出口就出口了,得先申请个许可证,国家觉得你行你再行。

普通人看到这两条新闻,第一反应可能是:哦,知道了。然后继续刷下一个短视频。

但你要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咂摸咂摸,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关门打狗,不对,是关门训狗,然后放出猛虎”的味儿。

先说那个购置税新规。

这玩意儿翻译过来就是:国家不陪你们这帮臭鱼烂虾玩儿了。

过去几年,新能源车市场那叫一个群魔乱舞。靠着补贴和政策的春风,一堆PPT造车公司玩儿起了“瞎积薄发”,甭管你技术咋样,只要能把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再配块大屏幕攒出来,就能下场捞钱。以前的政策,几乎就是把钱“喂到嘴里”,是你是龙是虫,都能过来吃一口,主打一个雨露均沾。

结果呢?养出了一大堆在技术及格线上反复横跳的“电动爹”,续航虚标,一到冬天就趴窝,除了能上绿牌,开着还不如隔壁老王的燃油二手车。

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当躺着就能赚钱的时候,谁还愿意站起来卷?

现在,国家出手了。提高技术门槛,本质上是一次精准的定向爆破。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这操作,就像是健身房教练突然宣布,以后卧推不了自身体重的,就别来占器械自拍了。瞬间清净了,剩下的都是真猛男。

技术不行?滚。只会骗补贴?滚。还想躺着赚钱?滚。

你猜谁最高兴?

当然是那些吭哧吭哧搞研发,把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当命来做的真玩家。对他们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新规,这就是他们日常的工作标准。国家等于帮他们清理了赛道,把那些只会用嘴造车、用营销拉客的对手,直接一脚踹出了决赛圈。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胜利。一个行业要想健康发展,最终靠的不是故事,而是物理定律和化学定律。电池技术、能源效率,这些才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政策的作用,就是把那些P得跟写真一样的体检报告打回原形,让大家看看谁的肝上真有阴影。

所以你看,这哪是利空,这是在给整个行业拔除病灶,短期阵痛,长期来看,是逼着大家从“快种快收”的游击战,转向拼内功、拼技术的阵地战。对消费者来说,以后买到的车,下限更高了,被坑的概率也变小了。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再来看另一张牌,出口管制。

如果说减税新规是“对内清场”,那出口管制就是“对外立威”。

锂电池、人造石墨、稀土,这些是啥?这些是新能源时代的石油和钢铁。是造车、造手机、造各种高科技玩意儿的“底层代码”。我们在这个领域,靠着多年的产业积累和不当人式的内卷,好不容易做到了全球领先。

以前我们的玩法是,敞开大门卖,谁给钱就卖给谁,主打一个薄利多销,交个朋友。

现在为啥不这么玩儿了?

因为世界变了,商战的本质已经升级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拳击比赛,比谁拳头硬。这是综合格斗,你拳头再硬,被人家一个锁喉,照样得拍地板投降。我们的软肋在芯片,别人的软肋就在我们的供应链上。

所以,搞出口管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不卖,而是为了“更好地卖”。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这哪是出口管制,这叫“我家有矿,但是规矩我定”。以前是把金矿当土卖,现在是告诉你,想买金子?可以,拿你的传家宝来换,或者你先给我唱个《征服》。

这就叫卡脖子吗?不。这就叫反向卡脖子吗?也不全是。这叫什么?这叫“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送的稀土”。

这个操作,是在全球产业链上,为我们自己的核心企业建立一个“护城河”。你海外的厂商想造高端电池,绕不开我们的材料。好,那大家就得坐下来好好谈。这既是保护我们的战略资源不被低价倾销,也是在为我们的企业出海,提供一张有分量的谈判牌。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短期看,一些依赖出口的材料企业可能会有点难受,订单会受影响。但长期看,这是在倒逼整个产业链向上走。别再满足于卖初级材料了,要做成电池,做成储能系统,做成整车,把附加值最高的那一块,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把这两件事连起来看,你就能看到一盘大棋。

对内,用政策的鞭子,把那些混日子的、没技术的、只想捞一票就跑的全部淘汰出局,把资源集中给那些真正有战斗力的“狼性企业”。

对外,用供应链的闸门,建立起技术和资源的壁垒,告诉全世界,想上我们的牌桌,就得遵守我们的规矩。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整个新能源和锂电行业的底层逻辑就变了。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过去,大家比的是谁能拿到更多补贴,谁能更快地铺开产能。未来,比的是谁的技术壁垒更高,谁的产业链控制力更强,谁在全球的议价权更大。

所以,别再盯着K线图那几根破线了。那玩意儿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大部分时间在划水,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充满了噪音和欺骗。真正决定一个行业未来的,是这种深埋在新闻稿里的政策信号。

它告诉你,一个靠投机和风口吹起来的时代结束了,一个靠硬核技术和真实力说话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对内清场,对外立威,中国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彻底变了-有驾

在这种大逻辑下,再去纠结今天大盘是涨了5个点还是跌了10个点,有意义吗?纠结某个概念明天会不会被爆炒,有意义吗?

没有意义。

就像你坐在一艘正在驶向新大陆的巨轮上,你关心的不应该是甲板上今天发不发冰淇淋,而是这艘船的发动机是否够劲,航向对不对。

现在,政策已经把发动机的功率调大了,也把航向校准了。剩下的,就是让那些真正优秀的“水手”们,去开疆拓土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看懂这一点,比你研究一百个技术指标都有用。因为这能让你在市场情绪的惊涛骇浪中,找到一块真正坚固的压舱石。

你不会因为一天的涨跌而狂喜或悲观,你只会看着那些被淘汰者哭爹喊娘,然后冷冷一笑: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人要被碾在下面。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