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山东人,尤其经常坐高铁南来北往,那你一定对“京沪高铁济南到曲阜”这段路的拥挤感同身受——那是真正的“人车都挤爆”,座位秒没、票价几乎没啥优惠,晚点还不稀奇。
最近,济枣高铁的建设消息又上了热搜,但评论区可没闲着:有人拍手称赞,有人摇头反对。反对声最大的理由是——它几乎和京沪高铁平行,就差挨着修,难道不是重复建设、浪费钱吗?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问题是,铁路规划不靠“拍脑袋”,得看数据。
京沪高铁可是中国最繁忙的客运通道之一,尤其山东段的济南—曲阜,2019年前还不算特别突出,但2020年开始,情况就变了:运营数据明显高于北段,甚至压过一些江苏段。到了2023—2025年,环境稳定下来,这段路反而成了全线最忙之一,几乎天天“满格运行”。
为啥突然挤爆?答案就在日兰高铁——它把鲁南地区直接拉进了济南的高铁网络,成了南北客流的新引擎。结果就是,济南—曲阜段的客运量直线上升,京沪高铁的二线也分不掉这部分流量,唯有新建济枣高铁才能有效分担。
换句话说,济枣高铁不是“鸡肋”,而是“救命线”。它一旦通车,济南去鲁南、甚至去江苏北部的出行体验都会大幅改善,京沪高铁也能松口气。预计2027年建成,届时和日兰高铁形成组合拳,再加上济滨高铁、石济高铁等互联互通,整个鲁西南和济南的交通圈将彻底升级。
有人担心修了没人坐?高铁的魔力在于“方便即需求”,只要线路通畅,时间成本低,哪怕原本不坐的人也会慢慢被吸引进来。就像当年的京沪高铁,刚开通时也有人唱衰,现在谁敢说没用?
那么——你觉得济枣高铁真的能帮京沪高铁“减压”,还是会变成一条“冷清线”?如果是你,会支持建设吗?留言聊聊,你的观点可能比工程师的数据还真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