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

听说在德国,不将就不是人生信条,而是硬生生的法律条文——毕竟人家造的车,奔驰起来都像是哲学课本翻飞,那一页是标准,那一页是底线。这年头,标准这词听起来比自律还虚,但奔驰们偏偏把自律变成了钢筋水泥和假人骨节,结果一不留神就成了全世界碰撞测试里最贵的自杀小分队。

记得我去了一趟斯图加特,全程像是被奔驰拉去看一部大型活体车祸连续剧,主角不是人,是假人,还都是那种带220测量点,能卖几千万一套的“雷神”。你以为德国人只在啤酒节上较劲,其实他们在汽车工厂里也较劲,还不喝酒。辛德芬根那块地,比足球场还大,每年玩命撞车900次,1700次台架测试,把车撞得比欧洲议会还能扯。顺带说下那碰撞中心,怕你想象不出,7000吨钢材用得跟玩似的,混凝土根数多得把中国法式大餐都能埋了。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本地媒体去参观,奔驰很有诚意,开局就来个100%正面碰撞测试。主驾驶假人还是个1米4几的成年女性,不知道是不是卡通形象的暗喻,反正坐进去一撞,四个车门还能优雅地打开,A柱完好无损——你以为是魔术,其实是钞能力。满地都是玻璃渣和小配件,工程师在旁边点头,仿佛这是他们日常的家务活。120多假人,男女老少胖瘦齐全,胸腹肩头骨盆,220测点,活脱脱一个假人联合国,但你再看看“雷神”,这假人比我这个真活人值钱多了,让我感到自己是一套二手拼接。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别说光是撞车,奔驰撞电车也是一条龙服务。全新纯电CLA还没上市就撞了180辆。有人说这是“形而上”,我觉得这可能是“形而下”——毕竟撞碎的车零件总归有一个形。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现场除了碰撞和假人,光也很有存在感。碰撞区没死角灯光,主位旁边还有地下拍摄井,工程师拿着支持1000帧/秒高速摄影机,配合X射线脉冲,直接把假人大胯骨和电池包透视光子片,瞬间你都能相信手机自拍能出CT片子。那么多高科技加持,就是为了把事故现场变成赛博朋克光影秀,你说荒诞吧?可是这荒诞本身才是最严肃的现实。

造假人撞车、拍摄CT、顺便玩点氛围灯,再带你去看座舱场景。全新纯电GLA、一口气11种座舱主题,灯光、LED、天幕,三叉星徽排列得像小学生作业本上的“长江以北”,每一次变光都好像你踩了两脚刹车。MB.OS把车搞成了概念艺术马戏团,氛围灯能和座椅加热一起联动,你坐进车里,既能感受未来,又像在火锅店等下锅,真的舒服。

手机和拍摄设备悲惨地被“封印”,全靠文字描述。你说这哪是体验,这是文字版活体难民。音响方面更是搞得清新脱俗:开门声、关门声、插拔电枪声,行人提示音、加速模拟声效,设计得比网络歌手还细腻。奔驰专门弄了六种声浪,什么银色波流、和煦清风、咆哮脉冲、还有未来感十足的Fractal Fusion,每种都像给你涂了不同牌子的洗发水,连“黑客帝国”都自愧不如。

在试车场,声波像有自我意识,远近快慢都能交互。明明是虚拟车声,结果比我真实生活还灵动。Serene Breeze那音效堪比中国水墨画,Fractal Fusion直接让你觉得下一秒后座会蹦出一个尼奥跟你聊人生。奔驰甚至想把声音也豪华化,一个开门声能让你怀疑自己不是走路,而是在查收钞票。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最魔幻还是风洞实验室。18个巨型叶片组成的鼓风机,最大能吹出265公里每小时的风速,再给你整个混凝土建筑,数字气温始终稳定在23到24度,比家用空调还靠谱。风速飙到140,空气流经测试区依然安静如耳语。我怀疑他们不是在研究汽车,可能是在策划下一个宇宙飞船。车轮下每个小型转鼓传送带,中央还有一条长9米的宽带,能够同步实验高速下的道路条件。称重灵敏到几克,让我想到自己在餐厅称菜是否也能如此求真务实。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技术人员当着全球媒体演示吹风机工作。随着风速攀升,风线在机盖上勾勒出优美的弧线,车身侧面流体运动比运动员肌肉还充满艺术感。这些工程师一本正经展示,每一条风流都透着他们对“严谨”二字的执念。若说撞车是直面生命,风洞是雕琢灵魂,声学是升华品味,这些德国人搞车比搞恋爱还认真,“不将就”简直就是他们的灵魂座右铭。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被科技包围的斯图加特,表面看是汽车工厂,实际上是荒诞剧场。每次工程师操作仪器,我都疑心他们下一步是要做脱口秀。你敢说德国人幽默吗?其实他们的黑色幽默内核,是把死亡、标准、操作流程、假人都熬成一锅安全浓汤。你喝着觉得味道寡淡,其实每一勺都是全人类的生死细节。

有人调侃现在的汽车安全是老白男的自嗨。可你绕着工厂看一圈,发现“自嗨”二字是用钱和命搭起来的。撞车假人是奔驰家的常客,音效是宾利家的耳朵,灯光是特斯拉家的儿子,风洞是NASA家的堂哥。你以为造车只是造车,其实造的是标准,造的是所有人随时可以被拉去包饺子的底气。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我站在辛德芬根,想到了那些说“时代变了,标准不值钱”的人。时代是会变,公司是会倒,假人是会被撞碎,灯光是会熄灭,音响是会失真,风速是会停歇,但那些被几代德国工程师死啃的标准,永远像一堵看不见的墙,把我们护在死神门口喘口气。你要说不妥协是装样子,其实真要撞上去,你就知道面子和命,脸皮和安全气囊,谁更值钱。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所以你问我为什么大老远跑去德国工厂,只为了下订一台纯电GLA?说实话,除了被高级灯光和声浪迷了心窍,更多是想检验标准的真伪。毕竟现在的“高级”,常常不过是社交软件的一张脸。奔驰的“交互”,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还真的需要一台车,能开能撞能听能吹,才能证明自己是活人而不是假人。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最后,不将就,才能奔驰。至于我们这个时代,有标准的都叫“奔驰”,没标准的都叫“快充”。我们和假人一起,撞在巨浪里,摸索这个荒诞世界,标准也许是最后的盔甲。但愿别把盔甲穿反了,毕竟现在什么都能奔驰,除了灵魂。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斯图加特深访:时代巨浪下,不将就怎么「奔驰」?-有驾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