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汽车企业的新闻让很多人感到挺突然的,那就是广汽菲克这家公司,正式走到了破产这一步。
可能很多人对“广汽菲克”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要说起它生产的汽车品牌——Jeep,那在国内可是大名鼎鼎。
想当年,开一辆Jeep车,特别是国产后的指南者、自由光,那是很有面子的事,代表着一种向往自由和越野的风格。
可就是这么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怎么说倒就倒了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事情的最新进展是,在今年7月初,负责处理广汽菲克后续事宜的管理人,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一份申请,说这家公司已经没有重整的可能了,直接宣布破产清算吧。
什么叫“没有重整可能”呢?
通俗点说,就像一个病人病得太重,医生和家属商量后觉得,再怎么抢救也回天乏术了,不如就放弃治疗,准备后事。
广汽菲克就是这个“病人”,而债权人(也就是被欠钱的那些人)就是“家属”,大家开会讨论后,都觉得这公司已经是个空壳子,救不活了。
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别费劲了,赶紧把公司剩下那点家当拿出来拍卖,能换回多少钱算多少钱,然后按照比例分给大家,尽量减少点损失。
这个分钱的方案,在6月份就已经得到了法院的批准。
所以说,广汽菲克的破产,已经不是新闻,而是走到了最后盖棺定论的程序。
回想起来,这个结局其实早在2022年底就已经注定了。
那时候,广汽菲克的两大股东,我们国内的广汽集团和国外的斯泰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的大集团),就双双发公告,同意让广汽菲克去申请破产。
从那个时候起,这家公司的命运就已经画上了句号。
根据当时公布的数据,广汽菲克的总资产还剩下73亿多,但总负债却高达81亿多,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把他所有的房子、车子、存款都算上,还不够还欠别人的钱,那可不就是破产了嘛。
要说广汽菲克,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刻。
它成立于2010年,是广汽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各出一半钱建起来的合资公司。
刚开始是生产菲亚特品牌的轿车,但一直卖得不怎么样,没在市场上掀起什么波澜。
真正的转折点是2015年,公司开始国产Jeep品牌。
这一招棋下得非常准,因为Jeep这个牌子在中国有很深的情怀基础,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吉普梦”。
国产之后,价格一下子就下来了,以前要花三四十万才能买到的进口Jeep,现在二十万左右就能买到国产的,这吸引力可就太大了。
从2015年到2017年,是广汽菲克最风光的几年。
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这几款车接连上市,销量一路飙升。
在2017年,公司全年卖出了超过22万辆车,这个成绩在当时的合资品牌里相当亮眼。
那时候,马路上挂着“广汽菲克”尾标的Jeep车越来越多,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五年,这个年销量20多万的明星企业,就会迅速坠落,直到彻底消失呢?
它的失败,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很多问题长期积累下来的总爆发。
首先,也是最致命的,就是质量问题。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质量和口碑是生命线。
广汽菲克恰恰就在这上面栽了最大的跟头。
它的主销车型,特别是自由光,爆发了非常严重的“烧机油”问题。
很多车主发现,自己的车开着开着机油就莫名其妙地减少了,需要频繁添加,搞得后备箱里常年得备着一桶机油,车主们都戏称它为“机油光”。
这个问题不是个例,而是大面积出现,但厂家在处理上却一直推诿、拖延,伤透了消费者的心。
当一个品牌连最基本的质量都保证不了,所谓的情怀也就成了一个笑话,口碑崩塌是必然的结果。
其次,是产品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在朝着新能源、智能化的方向飞奔。
你看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比亚迪的混动技术让车子又省油又有劲,理想、蔚来把汽车的内饰、屏幕、智能语音做得跟个移动的智能客厅一样。
消费者买车,越来越看重这些新的技术和体验。
可广汽菲克呢?
它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慢,车里的那套系统,跟几年前的没什么区别,智能化基本谈不上,而且油耗还普遍偏高。
当别人都在用智能手机的时候,你还在卖功能单一的“老人机”,价格还不便宜,那谁还会买你的账呢?
它完全错过了中国汽车市场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
再有就是内部管理上的混乱。
广汽菲克是中外双方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这种结构听起来很公平,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产生矛盾,谁都想说了算,结果就是谁也说了不算,决策效率低下。
中方和外方在到底要引进什么新车型、市场要怎么做等很多问题上,一直有分歧,内耗非常严重。
特别是外方的高管,还曾经公开指责中方合作伙伴,这种不团结的做法,让公司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一个连内部都拧不成一股绳的企业,怎么可能在外面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打胜仗呢?
最后,就是它的定价和产品力已经完全不匹配了。
在市场初期,靠着Jeep的品牌光环,它卖得贵一点大家也能接受。
但随着自身质量问题频发,以及我们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它的价格就显得非常虚高了。
花同样的二十万块钱,消费者可以买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技术更先进、质量更可靠的国产品牌SUV,比如哈弗H6、吉利博越、比亚迪宋等等,选择非常多。
在这些实力强劲的对手面前,Jeep除了那个车标和所谓的情怀,已经拿不出什么有竞争力的东西了。
消费者都是用脚投票的,当你的产品不再有吸引力,被市场淘汰就是迟早的事。
所以,广汽菲克的破产,虽然让人感到惋惜,但也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它告诉所有在中国的汽车品牌一个道理:光靠一个外国牌子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今天的中国消费者,非常懂车,也非常理性,谁的产品好,谁有诚意,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不尊重市场,不重视质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再响亮的品牌,也终究会被无情地抛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