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正在全球上演“速度与激情”!
当你刷到欧洲街头比亚迪门店排队的视频,或是听说巴西人为抢一辆奇瑞提前三天扎帐篷时,别怀疑,中国汽车已经杀疯了! 2024年,中国以585.9万辆的出口量蝉联全球第一,平均每29秒就有一辆国产车驶向海外。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狂卖47万辆,增速132%,半年干完去年全年的量还多出几万辆。
奇瑞:中东街头的新“街车”
在以色列,奇瑞单月上牌量逼近5000辆,市占率冲上20%,满大街的瑞虎7让日系车慌了神。 而在英国,奇瑞旗下子品牌Omoda和Jaecoo,一年销量直接碾压捷豹、阿尔法·罗密欧。
凭什么? 27秒下线一辆车的全球工厂网络是硬实力。 奇瑞在110个国家建起渠道网,海外用户突破494万,连南美高原小镇的修车工都能熟练拆装瑞虎8的发动机。
比亚迪:从“BYD是谁”到“比BBA还贵”
三年前,欧洲人还念不顺“BYD”的发音;如今英国车主掏出4.75万英镑(约43万人民币)买海豹时,发现比奔驰C级还贵8000英镑。
技术霸权才是底气:三电系统100%自研,10万工程师撑起的垂直产业链,让欧盟35.3%的关税都挡不住攻势。 在东南亚,比亚迪市占率飙到39.8%,逼得丰田宣布停产凯美瑞,转型插混生产线。
上汽的隐痛:欧盟关税砍向MG
名爵MG去年在欧洲卖出46万辆,却撞上欧盟反补贴调查的枪口,35.3%关税直接扣顶。 结果很残酷:2024年MG欧洲销量暴跌27.6%。
上汽咬牙启动Plan B:砸钱在西班牙建厂,用混动车型绕开纯电壁垒。 毕竟当关税墙越砌越高,唯有把工厂修到对手家门口才能破局。
长安和长城:不声不响搞大事
长安在泰国的新能源基地焊花四溅,明年就要量产纯电皮卡;长城则在巴西工厂玩起“全链路本地化”,连车机系统都适配葡语版《鱿鱼游戏》。
这两家闷声发大财的主,一个海外销量暴涨48%,一个用户破190万,靠的是“扎根式出海”,卖车只是开始,供应链、文化、售后全链条本土化才是终局。
技术碾压:成本只有美国1/7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放话:“我们在北京五环跑通的L4技术,成本只要20万人民币,美国同行得花20万美元! ”全球5家全无人驾驶公司中,中国独占3席;动力电池全球份额60%的宁德时代,让欧洲车企排队等电池。
连宝马董事长都承认:“中国已是创新发动机。 ”德国高速上测试的小鹏G9,自动驾驶系统专门为欧洲弯道做了3万次模拟训练。
暗涌:当“内卷”漂洋过海
欧盟关税、美国特朗普2.0时代的围堵、俄罗斯报废税突袭贸易保护主义炮弹密集砸来。 “同胞互撕”:某车企在墨西哥降价30%抢市场,逼得其他中国品牌被迫跟团,利润薄到“卖一辆亏八千”。
专家痛心疾首:“当年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价格战崩盘的惨剧,别在汽车上重演! ”
一条新路:和敌人做朋友
零跑汽车找到破局妙招,与全球巨头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 借对方的渠道网,一夜打通欧洲13国,600家门店挂上中国车标。
泰国政府更直言:“中国车带来的不仅是销量,还有电池厂和万名技工岗位。 ”比亚迪泰国工厂落地后,直接帮当地建成东盟第一条新能源车产业链。
文化战:小红书上来了群“TikTok难民”
当美国封杀TikTok,百万老外涌进小红书围观中国车。 一条比亚迪仰望U8原地掉头视频下,美国网友破防:“我花5万美元买的凯迪拉克,只能播放广播! ”
车企迅速接梗:奇瑞赞助挪威自行车赛,小鹏在柏林开“饺子馆试驾会”。 长城,在沙特推出黄金版坦克700,车标镶嵌绿松石,中东土豪排队加价20%提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