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普通人聊一聊。
说的是问界汽车,就是那个现在卖得特别火的新能源车,它在重庆的赛力斯超级工厂,突然宣布要放10天的高温假,生产线直接停工。
一听到“工厂停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哎呀,这是不是车卖不动了,库存太多了,得停下来缓缓?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一天不生产就感觉落后一大截,主动停工十天,这听上去确实有点不寻常。
但你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把这事儿看简单了。
这次问界的“高温假”,不仅不是因为生意不好,反倒像是一次底气十足的“凡尔赛”,明着是放假,实际上是在告诉所有人:我们的车卖得太火了,生产线都快跟不上了,得赶紧停下来升个级,好让大家能更快提到车。
咱们先得明白,在汽车制造这种重工业领域,放“高温假”其实是个挺常见的操作,算是一种行业惯例。
你想想看,汽车工厂里那些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车间,夏天的时候,里面机器一开,温度本来就高,再加上外面炎热的天气,整个车间就跟个大蒸笼似的。
让工人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时间高强度干活,首先是对身体的考验,也容易出安全问题。
所以,很多负责任的车企,比如之前长城汽车也放过类似假期,每年到最热的时候,都会安排一个七到十天的假期。
一方面是让一线的工人们能避开酷暑,好好休息一下,这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工厂也能趁着这个时间,对那些常年连轴转的生产线和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保养和维护,排查一下安全隐患,确保后续生产能更安全、更高效。
这就像咱们开车一样,跑个几千公里总得去4S店做个保养,一个道理。
但是,问界这次放假,就有那么点不一样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避暑和设备检修,那也就算了。
关键是官方公告里的一句话,点明了这次停工的核心目的:“主动对产线进行高温技改升级”。
这“技改升级”四个字,就是关键。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现在的生产线效率已经满足不了火爆的订单需求了。
车子卖得太好,排队等提车的客户太多,工厂必须想办法提高产能。
所以,他们干脆利用这个高温假,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让整个生产流程变得更顺畅、更高效。
这就好比一个饭馆,生意太火爆,后厨忙得团团转,顾客在外面排长队。
老板干脆贴个告示说“内部装修,暂停营业几天”,等重新开业的时候,后厨扩大了,灶台增加了,上菜速度快了好几倍。
问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在宣布放假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个让准车主们兴奋不已的承诺:这次升级之后,8月份新增订单的交付周期,将从以前可能要等一两个月甚至更久,大幅缩短到5至7周。
你看,这就把逻辑给理顺了。
人家停工不是因为没活干,恰恰是因为活儿太多干不过来,必须停下来“磨刀”,回来之后才能更好地“砍柴”。
这种操作,透露出的是一种强大的自信,是对自己产品市场需求量的绝对信心。
这份自信可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赛力斯公司业绩的惊天大逆转。
就在几年前,很多人提起赛力斯,印象里还是一个连年亏损、需要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的企业。
但是,自从和华为深度捆绑合作,推出了问界系列之后,整个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们来看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这比任何形容词都更有说服力。
根据赛力斯发布的业绩预告,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能实现的净利润,高达27亿元到32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在66%到97%之间,几乎是翻了一番。
这还是扣除了各种非经营性收入之后,纯靠卖车等主营业务赚的钱,也预计在22.3亿元到27.3亿元。
这可是在当前这种价格战打得飞起的市场环境下取得的成绩,含金量非常高。
再往前看,2023年是赛力斯历史性的转折点。
公司在这一年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预计全年净利润在55亿元到60亿元之间。
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2023年赛力斯全年销量大约是37.6万辆,用55亿的净利润去除以这个销量,可以得出,去年赛力斯平均每卖出去一辆车,就能净赚大约1.46万元。
这个利润水平,在普遍“卖一辆亏一辆”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
它有力地证明了,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这条路,不仅走通了,而且走成了一条能持续赚钱的康庄大道。
说到这里,赛力斯逆袭的秘诀也就很清晰了,那就是华为的深度赋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和车企的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
赛力斯有几十年的造车经验,有成熟的现代化工厂和制造能力,这是“身体”。
而华为,则把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积累了三十多年的看家本领,包括智能座舱、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些核心技术,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都毫无保留地注入了进来,这是“灵魂”和“大脑”。
一个有强健体魄,一个有聪明大脑,两者结合,就打造出了像问界这样既有优秀机械素质,又有顶级智能化体验的爆款产品。
更让人觉得欣慰的是,企业赚到钱了,也没有忘记在一线奋斗的员工。
文章里提到,早在2023年底,就有自称是赛力斯的员工在网上透露,他们的薪酬体系是按照华为的标准来的,而且负责汽车业务的部门还有额外的奖金。
这种消息无疑会让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大大提高。
一个能让员工体面地挣钱,分享公司发展红利的企业,员工自然也愿意为它付出更多努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员工待遇好、干劲足,产品质量和服务就更有保障;产品好了,销量和利润就上去了;公司赚了更多钱,又能进一步提高员工待遇。
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中国企业应有的样子,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把蛋糕做大,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
所以,从这个小小的“高温假”事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汽车品牌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业从过去依赖“汗水”到如今依靠“智慧”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写照,背后是中国科技企业和制造企业强强联合后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