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大众帕萨特是中产阶层身份的象征,落地价超20万的它,只能出现在不少人的dream car清单里。 如今,这款德系B级车的终端起售价竟跌至11.65万元,今年9月就卖出了18,592台,一度创下月销2.5万辆的纪录。
这一价格,已逼近许多国产A级车,比雅阁的首付还低。 曾经的“商务王者”,如何成了性价比屠夫? 这场逆袭背后,是新能源冲击下的绝地求生,也是一场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精准反击。
从“中产标配”到“小镇青年首选”
帕萨特的价格跳水并非一朝一夕。 2019年,其入门款在上海地区首次跌破11万;到2025年,改款车型起售价进一步下探至12.69万。 七年内降幅超过40%,昔日的“面子车”如今触手可及。
这一降价策略直接拉动了销量。 2024年,帕萨特全年销量达24.6万辆,稳居合资燃油车前三;2025年6月,其单月销量甚至冲上2万辆。 价格战的重拳,让帕萨特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市场中,硬生生守住了燃油车的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购车人群的变化。 90后车主占比已接近40%,县域市场的返乡青年成为新增购车主力。 对于他们而言,11万买到的不仅是德系品质,更是“衣锦还乡”的社交硬通货帕萨特的品牌光环,在小镇的婚恋市场和熟人社交中依然奏效。
一套车身,两种人生
为了同时抓住传统用户和年轻消费者,帕萨特首次推出“双前脸设计”。 点阵式格栅版本如休闲西装,典雅大气;星空前脸则采用参数化点阵布局,凸显运动感。
这一策略立竿见影:近半数用户选择了星空版,有年轻车主调侃:“35岁开星空版,接客户不丢面子,接孩子放学还被夸像跑车”。
车身尺寸的越级优势同样关键。 车长最高达5006mm,轴距2871mm,后排腿部空间实测达940mm,比凯美瑞多出一拳有余。 521升的后备箱可轻松容纳四个28寸行李箱,满足家庭出行毫无压力。
智能座舱与动力保留
在降价的同时,帕萨特的核心配置并未缩水。 高配车型搭载15英寸中控屏+11.6英寸副驾娱乐屏,内置高通8155芯片,语音识别支持双指令连续操作。 L2+级驾驶辅助系统整合了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高强度钢车身占比达80%,配备10个安全气囊。
动力系统延续德系传统: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62kW,百公里加速7.4秒,市郊工况油耗低至6.3L。 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换挡平顺性和可靠性上口碑稳固。 对于重视机械素质的用户而言,这些核心卖点成了选择帕萨特的关键理由。
降价的另一面
然而,低价策略也引发质疑。 有车主提到内饰部分区域仍采用硬塑料,车机系统偶有卡顿;后排地板高达15cm的凸起,影响了中间乘客的舒适性。 更现实的问题是:早期以20多万购车的用户,面对如今11万的售价,心理落差难以避免。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型的围攻从未停止。 2025年,帕萨特虽重夺销量冠军,但对比亚迪秦L等混动车型的竞争仍显吃力。 当对手以更低的油耗和更智能的体验抢占市场,帕萨特的“性价比”能否持续吸引消费者,仍需观察。
争议话题:当帕萨特的价格标签从20万变成11万,德系品质的光环是否依然闪耀? 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抓住了“抄底”传统燃油车的最佳时机,还是为一款逐渐褪去豪华标签的普通代步车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