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九月复产资本能否续写传奇

威马汽车"复活"在即?温州基地9月复产,背后资本能否续写传奇?

曾被视为"蔚小理"之后有希望突围的新能源车企威马汽车,在沉寂多时后突然传来重磅消息:温州生产基地计划于今年9月重启生产线,首批复产车型锁定EX5与E5。这一消息让不少老车主和行业观察者倍感意外——这个一度被市场"宣判"的品牌,真能上演绝地反击?

资本入局,三步走计划曝光

据业内透露,接手威马重组的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已制定清晰路线图。根据法院批准的重整方案,新团队将分三阶段推进:

复兴期(2025-2026):9月温州基地率先复产EX5/E5,目标年产销1-2万台;同步布局泰国KD工厂,撬动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发展期(2027-2028):冲击年销25-40万台,高阶智驾车型量产,启动IPO筹备;

威马汽车九月复产资本能否续写传奇-有驾

跨越期(2029-2030):剑指年产百万台、营收千亿级,构建智慧出行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翔飞背后浮现宝能系资本身影,其关联方曾深度参与观致汽车运营。这种"老玩家"操盘,让威马重组更添几分资本运作的熟悉味道。

海外订单成救命稻草?

面对国内新能源车市"卷到飞起"的竞争环境,新团队将突破口放在海外市场。据悉,首批3000台订单已锁定泰国租车公司,并获赠80台KD散件组装线;中东市场也达成5000台"先款后货"的硬核协议。这种"轻资产出海"模式,既规避了国内品牌信任危机,又能快速回血。

威马汽车九月复产资本能否续写传奇-有驾

复产策略也相当务实:利用现有库存零部件降低成本,电池选用成熟方案,软件嫁接成熟平台。工厂内九成老工程师返聘,生产线重启效率惊人——深夜仓库灯火通明,连快递小哥都能直抵车间取件,足见复产紧迫感。

债务与信任的双重考验

然而,摆在威马面前的仍是两座大山:

百亿债务黑洞:公开信息显示其历史负债规模惊人,即便打折处理仍需巨额资金周转。供应商们心态复杂——既盼复产带来回款可能,又担忧"机器一响就熄火"重蹈覆辙。有配件商甚至要求新订单五成预付款才肯发货。

品牌信任重建:老车主群体分化明显:铁粉群深夜热议系统升级,而近期购车的用户则忧心忡忡。仓库里2019年批次的"鲨鱼鳍天线"已显陈旧,配件断供阴影仍未消散。更严峻的是,在比亚迪、华为等巨头技术迭代碾压下,五年前的EX5技术平台如何赢得市场?

威马汽车九月复产资本能否续写传奇-有驾

市场会否给第三次机会?

威马此次"复活",本质是资本看中其造车资质、工厂基础与海外渠道的"壳价值"。但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容错空间极小。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工厂只认柴油味,不认故事。"能否持续稳定交付、重建供应链信任、快速技术迭代,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当温州基地的灯光再次亮起,这场资本与时间的赛跑已鸣枪。威马能否借海外订单喘息,在技术迭代浪潮中找到生存缝隙?市场不会永远等待,但每一次重启都值得行业深思。你觉得威马这次能走多远?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汽车新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