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生死战: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谁能笑到最后?

42,069辆——这是2025年4月上汽通用单月销量。

一个曾经动辄月销十几万的合资巨头,如今同比下滑15.3%,燃油车乏力,新能源又迟迟打不开局面。这不是孤例。曾几何时,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闭眼赚钱,4S店门口排长队,加价提车是常态。可今天,广汽三菱、东风雷诺、长安铃木……一个个名字已经退出中国舞台。剩下的,真的就安全了吗?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这五家合资“顶流”,谁能在接下来的“大逃杀”中活下来?

合资的黄金时代,正在被新能源车轮碾过

40年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大门。合资车企带来了成熟的平台、先进的管理、稳定的品质,也带来了中国消费者对“合资=高级”的集体认知。但时代变了。从2021年起,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连年跳涨,每年约6%的增长,三年内就完成了对合资的反超。2023年,中国品牌市占率达到56%,在新能源领域更是遥遥领先。

我试驾过不少合资新能源车,说实话,第一感觉是“像”。像油改电的底子,像传统燃油车的思维,像海外车型的“水土不服”。而反观中国品牌,从设计到智能座舱,从三电系统到智驾算法,完全是为这个时代量身定制的。

丰田:转型虽晚,但决心够狠

说到合资里最稳的,很多人会投丰田一票。全球销量第一、利润第一,这底子确实硬。但真正让我觉得丰田“活下来”概率大的,是它开始“放下身段”了。

我最近试驾了铂智3X,这车有意思。外观不惊艳,但风阻系数做到了0.28,对一款SUV来说很不容易。内饰没有堆大屏,但车机流畅度出乎意料,高通8155芯片+丰田自研的智驾系统,L2级辅助驾驶在城市快速路上表现稳定,变道果断,跟车距离可调,不像某些合资车“怂得不敢动”。

更关键的是,丰田把中国车型的开发决策权交给了中国团队。这意味着,以后不会再有“中国特供”的敷衍,而是“为中国而生”的诚意。汉兰达和赛那要推增程版,这步棋很妙——既保留了燃油车用户熟悉的驾驶质感,又解决了里程焦虑,用中国用户最能接受的方式切入新能源。

但问题也有:丰田的电动化布局还是偏保守,纯电产品线太少。不过,以它的体系力和用户基盘,只要不犯错,缓过来只是时间问题。

合资车企生死战: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本田:最危险的那个,真的在“烧脑”

如果说丰田在“转型”,那本田可能在“挣扎”。我试驾过它的纯电SUV e:NP2 极湃2,底盘调校还是本田味儿——扎实、有韧性,但车机卡顿、语音识别慢、智驾功能基本等于摆设。后来的烨P7/S7,19.99万起售,价格看似有诚意,但智能化拉胯,三电技术也没啥亮点。

老铁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本田的新能源车,总给人一种“为了电动而电动”的感觉?它还在用燃油车的逻辑造电车。没有走量的爆款新能源,是本田最大的软肋。雅阁、CR-V这些燃油车还在撑着,但下滑趋势明显。如果明年还拿不出一台真正能打的电车,本田的处境会非常危险。

日产:N7是希望,但还不够

日产最近推出的N7,算是合资里少有的“性价比狠货”。20万级的纯电SUV,给到双电机四驱、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还有Zero-Force座椅——这座椅我试过,长途驾驶确实舒服,像“零重力”一样托着你。

N7的智驾表现中规中矩,高速NOA能用,城市还在测试。但至少,日产开始认真做智能电车了。问题是,一款N7能救日产吗?轩逸曾经月销5万+,现在被比亚迪秦、埃安S压着打。单一车型的成功,无法扭转整个品牌的颓势。日产需要的是全面的产品革新和品牌重塑,而不仅仅是“堆配置”。

大众:ID.系列卖得还行,但不够看

南北大众加起来,依然是国内销量前三。这说明什么?大众的燃油车底子还在,品牌认知还在。ID.系列在合资纯电里算卖得最好的,我试驾过ID.4 CROZZ,底盘厚重感强,隔音出色,驾驶质感接近传统豪华品牌。

但问题也很明显:ID.系列月销也就一万多,占大众总销量的比重太小。燃油车卖不动了,新能源又撑不起大盘子。大众的电动化,更像是“补作业”,而不是“开新篇”。它的三电技术、智能化,相比新势力,已经没有代差优势了。

合资车企生死战: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更关键的是,大众的决策链条太长,中国团队话语权有限。很多中国用户想要的功能,比如更大的屏幕、更聪明的语音助手,大众总是“慢半拍”。这种“水土不服”,正在一点点蚕食它的市场。

通用:奥特能平台,叫好不叫座

说到通用,很多人会提“奥特能”平台,说它安全、模块化、技术先进。没错,奥特能确实在电池安全和热管理上有独到之处。但我试驾过凯迪拉克IQ锐歌,虽然动力强、底盘稳,但车机系统卡顿、UI设计老旧,智驾功能少得可怜。

2025年4月,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滑15.29%,燃油车和新能源“双杀”。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都在往下掉。通用的问题是,它太依赖传统优势了。当市场转向电动和智能,它的反应速度明显慢了半拍。奥特能平台没带来销量转化,说明技术先进≠市场认可。

谁能活下来?我来说点大实话

回到开头的问题: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谁能活下来?

我的判断是:丰田最有可能,大众次之,日产和通用在悬崖边,本田最危险。

为什么?

丰田有最强的体系力、最深的用户信任,且已经开始真正为中国市场做产品。

合资车企生死战: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大众虽然电动化慢,但品牌力和渠道优势仍在,只要加快本土化,还能稳住。

日产和通用需要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否则10万辆的生死线,随时可能跌破。

本田如果明年还拿不出爆款电车,恐怕真的要“退场”了。

写在最后:消费者才是最大赢家

这场“大逃杀”看似残酷,但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其实是好事。竞争越激烈,车企越不敢糊弄,产品越卷,价格越透明。以前加价提车的汉兰达,现在终端优惠好几万;以前看不上的国产车,现在开着比BBA还爽。

所以,各位车友,你们觉得合资品牌还有未来吗?

你愿意买一台合资电车,还是更信任中国品牌?

如果你是车企老板,你会怎么打这场“生死战”?

评论区聊聊吧。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也会挑几个问题,下期专门回复。

合资车企生死战: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顺便说一句,上周我去试驾了一台神秘新车,底盘调校绝了,下期给你们揭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