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老兄弟盯着手机银行还款短信发愣的时候,窗外的雨正噼里啪啦砸在三墩那套空置房的玻璃上。 三年前有人捧着360万现金要买他这套120㎡旧房,他叼着烟摆手:"再等等,至少380万! "结果现在呢? 中介挂价20000/㎡还得贴首付促销,三年白干倒赔120万——这钱都够买辆顶配保时捷了! 更憋屈的是他家租客刚搬走,临走还笑嘻嘻说:"幸亏当初没买房,每月4500租着多香! "
你们敢信? 杭州有些房子跌得比P2P暴雷还猛! 三墩、临平、闲林这些地方,满大街都是"骨折价"挂牌的二手房。 有个中介给我看成交记录:三墩北某小区89㎡户型,去年初还卖280万,上个月190万成交! 买家砍价时直接撂狠话:"不同意我就去隔壁小区,那边还有三套等着抛售呢! "
说到底还是房子太多了! 杭州这些年土地供应跟撒豆子似的,光去年就拍出1160亿的宅地。 亚运会概念炒得火热时,开发商疯狂囤地,现在全变成库存砸手里。 远郊板块去化周期动辄两年起,三墩某新盘销售跟我吐槽:"我们项目半年才卖27套,再降价就要亏穿地心! "
政策更是给楼市来了套组合拳。 限购取消听着是利好? 结果反而引发踩踏! 原来捂着不卖的业主全涌出来了。 链家后台数据显示,今年三月杭州二手房挂牌量暴涨40%,不少投资客挂价比小区最低记录还低5%。 下沙有业主哭着说:"我挂210万没人看,改成199万当天来了6组客户——全是来砍到180万的! "
最扎心的是板块分化比贫富差距还残酷! 钱江新城二期那些高端盘照样卖6万+,滨江集团新开的项目还得摇号;可三墩老破小跌穿2万都没人要。 城西科创板块某科技公司总监跟我算账:"我在未来科技城上班,但宁肯多花百万买蒋村二手房,也不碰公司附近的新盘——鬼知道会不会再跌30%? "
租金市场更是大型魔幻现场! 市中心武林广场的老破小还能租个6000块,但像三墩这样远郊区的二手房,挂2500都得拼手速降价。 我认识个包租婆在勾庄有八套公寓,今年直接给租客免了两个月租金:"人家要是不续租,空置半年更亏! "而当初那些"以租养贷"的业主,现在发现租金连月供的零头都不够。
眼下普通业主简直被架在火上烤! 卖吧,得接受血亏百万;不卖吧,月月还贷心如刀割。 我老兄弟那套三墩房,现在每月得填7800房贷,出租挂牌两个月只有三个人看房,最高出价才4000。 他红着眼问我:"难道真要挂到1万8? 那可真就底裤都赔没了! "
但转机从来都在角落里藏着。 最近市中心低总价学区房突然火了! 采荷新村那种老破小,虽然单价还要4万+,但50㎡小户型总价200万左右,五个月成交量竟涨了55%。 滨江某学区房中介拍着大腿乐:"昨天刚挂出套文三街小学的房,十组客户抢着交定金,房主当场涨价20万! "
说到底杭州楼市正在玩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核心地块的绿城、滨江品质盘依然抢手,钱江世纪城某新盘验资就要500万;可非核心区的普通住宅彻底沦为炮灰。 良渚文化村有位业主把钥匙甩给中介时说了大实话:"什么山水景观都是虚的,我买这里七年,算上利息还倒贴30万! "
这场持续三年的下跌早把购房者心态彻底重塑。 现在杭州人买房就盯死两个标准:要么是能涨抗跌的硬核地段,要么是能立刻省钱的抄底价。 二手房平台上总价200万以内的房源点击量暴涨三倍,销售冠军竟是套采荷40㎡"老破小"——买家看完房当场转账:"管它涨不涨,反正比三墩安全!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