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销量滑坡R9能否逆袭翻盘

刚过去的4月,智界的销量只有4500台,比过去三个月的平均水平直接砍掉了一半。更惨的是,这个数字只有它最高峰销量的三分之一不到。听起来是不是特别不正常?一个主打智能化的新能源品牌,前脚还算风风火火,现在怎么就这么滑坡了?更别提它家主力车型R7,曾经月销能冲到八九千台,现在连个零头都保不住。乍一看,确实挺吓人。

但别急着下结论,说智界要凉了。先捋捋这些数据,到底是怎么回事。

智界销量滑坡R9能否逆袭翻盘-有驾

先说销量。从1-3月的表现看,R7卖得还算稳。虽然不算完全爆款,但在跨界轿跑型SUV这个细分市场里,能做到月销八九千台,其实也算不错。但到了4月,突然掉到4500台,这个断崖式下跌,让很多人觉得智界是不是出了什么大问题。不过仔细拆开看,会发现因素还挺复杂。

第一个原因,车本身的市场定位就有点尴尬。R7是一款跨界轿跑型SUV,车高只有1.64米。说实话,这种车型的细分市场,本来就很小众。它既不像传统SUV那样能打空间优势,也不像轿车那么灵活。从产品形态上看,注定很难成为主流。更何况,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竞争可不止来自新能源内部,燃油车里很多品牌也没闲着。

第二个原因,是问界M8横插一杠。这个车确实抢了R7高配的潜在客户。M8的定位更高端,尺寸更大,直接吸引了那些预算在30万以上的消费者。而对于这些人来说,既然都愿意掏三十多万买车了,不如再加几万直接上M8,体验升级也更明显。这种高端车型的客户流失,对R7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智界销量滑坡R9能否逆袭翻盘-有驾

再看第三个原因,低配车型的客户被深蓝S09截走了。深蓝S09主打的也是智能驾驶辅助,而且车身更高大,价格还更便宜。对于预算有限但对智能驾驶有需求的人来说,S09确实更有吸引力。这样上下两头夹击,R7就变得有点“中间地带无人区”的感觉,销量掉下来也不奇怪。

这些是直接影响销量的外部因素。但销量变差,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再看营收和毛利。智界的销售成绩虽然看着不太乐观,但从新能源行业整体来看,这种波动并不是独一份。现在很多新势力车企,都处在一个疯狂投入研发、抢占市场的阶段。智界也一样,它的核心竞争力是鸿蒙智行系统,这套系统不便宜,迭代研发的成本更高。做智能化这一块,前期投入大,毛利低,甚至可能暂时亏损。

智界销量滑坡R9能否逆袭翻盘-有驾

这种情况,在行业里其实挺普遍的。比如理想汽车,早期也被质疑过“高投入低毛利”,但后来通过产品线优化和规模效应,把利润逐渐拉了回来。再看看传统车企,像吉利这种“老江湖”,毛利率虽然稳定,但它们的研发投入也不少,账面上也会有波动。甚至连特斯拉,在前几年也差点熬不过去亏损期。所以,智界的账面数据看着危险,但放到行业大环境里,不算特别异常。

再拉同行对比。问界靠华为加持,销量表现确实抢眼,但它的高端车型也面临更高的供应链成本;深蓝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主打中低端市场,但利润率可能更薄。这些选择背后都是企业的战略,智界显然押注了智能化和中高端车型,注定要承受更大的初期亏损压力。

那问题来了,智界现在是在乱花钱,还是在抓机会?

智界销量滑坡R9能否逆袭翻盘-有驾

从它的动作来看,更像是在抓机会。R7销量下滑后,品牌马上推出了R9这款全尺寸SUV,直接对标宝马X5、奔驰GLE这些传统豪强。这是典型的战略升级动作,表面上看好像在“烧钱”,但如果成功了,品牌会直接迈向一个更高的维度。与此同时,智界继续迭代智能驾驶系统,推进L3级别的智驾技术。这种高研发投入,是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换句话说,它是在赌未来。

那这个赌靠谱吗?这就要看R9能不能撑起场子了。从现在的规划看,R9的尺寸和设计确实够硬,车长5.4米级别,轴距3.3米,空间表现会比现有竞品更强。动力上,如果能用上奇瑞的2.0T超混发动机,性能也能有质的提升。另外,50万-60万的价格区间,虽然挑战不小,但如果产品力足够抢眼,还是能打破合资品牌的垄断。

总结一下,智界的销量滑坡看着吓人,但拆开看,它并不是无章法地乱来。一部分是外部竞争激烈导致的短期困境,但更重要的是,它在战略上做了调整,放弃了过于小众的细分市场,转而冲击更大的蛋糕。从产品到技术,这些动作都很冒险,但也很有潜力。

所以,一时的数字不好看,未必说明问题。要盯的,是它接下来怎么走。R9能不能救场,智能化能不能落地,才是真正关键的地方。至于4500台的销量,放到整个行业里,其实没那么吓人。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过渡期”,关键是能不能熬过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