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门槛踢翻:8月21日开预售,第三代蔚来ES8内饰官图亮相。
一句话就够紧张了——50万级纯电大SUV这条赛道,人狠话不多,慢半拍就掉队。
等到9月下旬NIO Day,它还要真刀真枪地上台唱主角。
先不走直线,我从后排说起。
海边的停车场,朋友把现款ES8停在阴影里,二排两个娃抢遥控器,吵到他把空调调成北极风。
他回来一句话:“我需要后排秩序。”
今天这张官图,像是给他回信:二排独立座椅、电动调节、扶手、USB,门板上实打实的物理按键,抬手就到;头顶挂了一块大吸顶屏,前排还有主驾头枕音响,二排控制屏把琐事都装了进去。
你要的是安静,它给了工具。
然后再跳回前舱。
中控悬浮大屏不用介绍眼熟了,横贯中控台的“天际线屏”更像是在车内拉了条亮线,氛围到位,但别只是好看。
我盯着那条屏想菜单——常驻信息和提醒要分层,驾驶状态最好联动,不然夜路上一闪一闪,注意力跑偏。
桥鞍式副仪表台铺开,双无线充电板、对开式扶手箱、木纹饰板和储物格把手、眼、物分开,各安其位。
方向盘做了三辐、双色皮包,怀挡顺手,这些都是小处,但小处决定“每天用不烦”。
外观这次没扯嗓子吆喝。
家族式两段日行灯继续,分体灯组轮廓更利落,前包围银色饰条上移,脸部信息变清爽。
车侧把窗线拉直,隐藏式水切、隐藏门把手,新样式多辐轮辋配P-ZERO,彩色卡钳给了一点运动心情。
尾灯改成等宽,三层光源叠出层次,后雨刷藏起来,整洁。
前盖的线条重画,前备厢有戏,露营党看这里,别急着下结论,等实车掀开。
尺寸是硬指标。
长宽高5280/2010/1800毫米,轴距3130毫米。
比现款长了181毫米、宽21毫米、高50毫米、轴距多60毫米。
落到体验就是二排膝盖更松、过道更顺、三排呼吸感强一点。
六座2+2+2和七座2+3+2两种布局,官图展示的是六座,二排通道畅通,第三排不再是“短途罚坐区”。
智驾硬件的堆法有点狠。
顶置激光雷达照旧,前翼子板再塞两颗广角激光雷达,外带4D成像雷达,这一套把前向、近场、侧向补齐。
芯片打算用蔚来自研的NX9031,叠加NWM世界模型,目标是先感知到、再想明白。
真功夫要在雨夜、隧道、施工路段、拥堵跟车里验证,纸面不算数,样本量才算数。
动力数据像健身房账本。
900V架构,前180kW感应异步,后340kW永磁同步,综合520kW。
电池102kWh,CLTC 635km。
补能给出一串狠话:最高925V、765A、600kW、5C,五分钟加大约250公里。
我抬个杠:站点能否给足功率、温控是否到位、SOC窗口卡得准不准、队伍排多长,这四条少一条,体验就要打折。
蔚来还有换电,这条腿稳得很。
高压直流+换电两条路一起走,用户焦虑值会低很多。
把镜头拉远一些。
ES8是蔚来的第一台量产车,带着这个品牌的姓氏。
第三代在内饰和感知上往前跨了一步,调性更“松弛”:不是拼夸张,而是收拾屋子,把动线理干净。
桥鞍式台面像把水系引进来,左右岸各自生活,中间留出活动的空间。
豪华这玩意儿,很多时候是“减少错误路径”四个字。
市场那头不安静。
对面站着奔驰EQE SUV,48.6万起,拿手的“静”和底盘奶泡感是传统优势;另一边是问界M8纯电,37.8万起,城区NOA推进快、价格压得低。
ES8要走的是第三条:二三排的尊严感,再配上清晰的补能预期。
7月ES8卖了1090台,不炸裂,像深蹲蓄力。
预售价怎么落,决定它抬头找谁、低头跟谁。
我插个真实小场景。
工作日晚八点,机场口接客户,二排一坐,门板键拨到舒展位,通风开一档,车内灯光调暖色,吸顶屏投个PPT,五分钟后从“客套”自然滑到“落地方案”。
换个周末,三口之家,奥莱停车场,娃困了,遮阳帘拉下,二排椅背放一点点,后排控制屏开白噪,车外蝉叫,车内降噪。
豪华不喊口号,豪华是这些小动作的组合拳。
也要挑刺。
三颗激光雷达加4D雷达,成本怎么分摊?
买断、订阅、地域开通次序,讲清楚,用户好算账。
屏幕多、系统重,三年后卡不卡,OTA节奏稳不稳,别用“大版本更新”让车主当测试员。
Nappa真皮漂亮,家里有猫狗娃的,是否有更耐用的选装包,维护成本别“有惊喜”。
这些是容易被忽略的芝麻,可网友的放大镜就盯这些芝麻,自家西瓜看都不看。
把数据再摆一遍,留个底:车身5280/2010/1800,轴距3130;六座七座双布局;前180kW+后340kW,综合520kW;102kWh电池,CLTC 635km;最高925V/765A/600kW/5C;顶置激光雷达+双广角激光雷达+4D雷达;竞品参照EQE SUV和问界M8;第二代ES8目前49.8万起。
这些关键词先收好:天际线屏、后排吸顶屏、桥鞍式中控、换电、900V、三激光雷达。
都是你在搜索里会敲的词,留给SEO吃饱饭。
预售临近,我更关心两件事:一是补能网络的并发能力,深夜十一点到站,五分钟能不能走;二是座舱的信息架构,天际线屏到底承载什么,别沦为“漂亮的背景”。
这两件做稳,口碑会自己长腿。
你要是现在让我站队,我会把它推荐给“前排开车、后排C位”的家庭和需要体面接待的用户;想要极致静谧的,去试EQE;城区智驾冲得更猛、预算要更线性的,M8挺对味。
车没完美,人有偏好,别被评论区带节奏。
结尾不端茶了,抛三个小问题:你家更需要六座的通道自由还是七座的应急能力?
天际线屏会不会三个月后就当氛围灯?
你常去的路线里,高压直流好用还是换电更顺手?
留言把你的体验掰开聊,我去给那位“需要后排秩序”的朋友抄作业,等21号一起看价格表,谁先心动,谁请奶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