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迷路
今天,重庆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多了一块新招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这家从原兵器装备集团“分家”出来的央企,注册资本200亿元,旗下有117家子公司,直接把自家社交账号都提前注册好了。
听起来挺热闹,但咱得冷静想想:
这事到底跟咱们普通老百姓有啥关系?
一、长安汽车为啥突然“升级”成央企?
先说清楚一件事:长安汽车不是今天才有的“新生儿”。
它原本是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汽车业务板块,而兵器装备集团是正儿八经的央企,主要搞军工产品。
但最近几年,国家有个大动作——央企改革。
简单说,就是把“能打”的业务单独拎出来,让它们更专注、更专业。
长安汽车这次“升级”,本质是国家想把汽车业务和军工业务彻底分开。
就像你家厨房和卧室不能混着用,做枪炮的和造汽车的也得各司其职。
而且,国家想让长安汽车直接听国务院国资委的指挥,少一层“中间商”,效率更高。
不过,这事也挺有意思。
长安汽车原本就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现在直接“转正”成央企,相当于从“地方队”进了“国家队”。
但问题来了:
国家队里已经有了一汽、东风,现在又来了个长安,这仨兄弟以后咋相处?
二、长安汽车的新“身份”,到底有啥不一样?
以前长安汽车是兵器装备集团的“孩子”,现在它直接成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嫡系”。
说白了,以后长安汽车的“顶头上司”不再是军工央企,而是国家层面的国资委。
这意味着啥?
1. 资源更集中:以前长安汽车得跟军工业务“抢饭吃”,现在自己单开灶,研发、生产、销售都能更灵活。
比如,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试飞飞行汽车,2028年量产人形机器人:
这些烧钱的项目,单靠以前的军工“家底”可不够。
2. 责任更明确:长安汽车现在要直接对国家的汽车产业目标负责。
比如,国家想推动新能源汽车出口,长安就得带头往东南亚、非洲这些地方卖车。
上半年长安新能源车销量涨了49%,海外市场销量涨了49%,这成绩单确实拿得出手。
3. 品牌更“硬气”:以后长安汽车对外谈合作,直接能亮出“央企”招牌。
比如在泰国,长安已经建了海外首个新能源整车基地,阿维塔、深蓝这些品牌都要在那儿投产。这
就像你去谈生意,名片上印着“央企”俩字,对方立马多几分信任。
三、长安汽车的新业务:飞行汽车、机器人,是真干还是“画饼”?
长安汽车这次提了个新口号:“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
这些词听着像科幻电影,但咱得拆开看:
飞行汽车:长安计划2025年试飞,2028年量产。
这听起来挺猛,但得提醒一句:
飞行汽车不是“会飞的汽车”,更像是“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国内吉利、亿航都在搞,但技术瓶颈和空域管理问题还没解决。
长安想抢跑,得看能不能绕过这些坑。
人形机器人:2028年量产,听起来比特斯拉的Optimus还早两年。
但机器人这玩意儿,难点在“能干活”而不是“能动”。
比如,特斯拉机器人现在只能弯腰捡个盒子,长安要是真能造出会组装汽车的机器人,那才叫真本事。
具身智能:这个词听着玄乎,其实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感知和行动”。
比如,未来的汽车可能能听懂方言、识别乘客情绪,甚至主动提醒你该休息了。
但这些功能,现在主流车型已经能实现一部分了,长安要是没新花样,可能只是“换个说法”。
四、全球化布局:长安汽车的“出海”野心
长安汽车这次提了个“五大区域市场”:
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
这布局听着挺全,但得结合实际情况看:
东南亚:泰国工厂已经投产,主攻新能源车。
但这里竞争激烈,比亚迪、长城都在抢地盘。
长安想靠阿维塔、深蓝这些品牌突围,得看定价和本地化服务能不能接地气。
中东非洲:这里对皮卡、SUV需求大,长安凯程这类车型有优势。
但问题在于,中东土豪们更爱大排量车,长安的新能源车能不能适应高温沙漠环境,得打个问号。
中南美洲: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本地车企实力弱,长安有空间。
但拉美国家政策不稳定,比如阿根廷昨天还限制进口,今天又鼓励外资,长安得随时调整策略。
欧洲:这是最难啃的骨头。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有反补贴调查,长安想卖车过去,要么本地化生产,要么在电池供应链上“去中国化”。
但长安在欧洲还没建厂,短期内可能只能靠合作品牌贴牌生产。
五、长安汽车的“家底”够不够硬?
光看上半年数据: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6.8%;
新能源车销量45万辆,涨了48.8%;
海外市场销量30万辆,涨了49%。
这些数字确实亮眼,但得注意两个细节:
1. 利润不透明:长安汽车去年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下降35.37%。
今年一季度营收下滑7.73%,但净利润涨了16.81%。
这说明啥?
新能源车卖得多,但赚钱可能不如传统车。
比如,深蓝SL03、阿维塔11这些车,定价普遍在20万以下,利润率低,靠量走。
2. 品牌分散:长安旗下有长安品牌、深蓝、阿维塔、启源、凯程五大品牌。
但消费者可能记不住这么多名字,反而容易混淆。
比如,深蓝和启源都主打新能源,阿维塔定位高端,但品牌调性不清晰,可能分散资源。
六、对普通人来说,这事有啥影响?
1. 买车更便宜?
长安现在要“国家队”资源,研发成本可能摊薄,未来新车价格或许更有竞争力。
比如,飞行汽车要是量产,可能先在重庆、深圳这种“网红城市”试水,当成旅游工具车卖,价格可能比直升机便宜。
2. 就业机会更多?
长安计划在巴西、印尼建20座工厂,国内重庆、河北等基地也可能扩产。
但注意:这些岗位集中在智能制造领域,比如机器人运维、电池组装,传统流水线工人可能得“升级”技能。
3. 投资机会靠谱吗?
长安汽车股价现在13.25元,市值1313.6亿元。
短期看,央企概念会推高股价,但长期还得看新能源车销量和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
比如,阿维塔现在靠华为、宁德时代“输血”,自身造血能力还没完全验证。
七、长安汽车的挑战:别光顾着“高大上”,得接地气
长安汽车这次提的规划很“酷”,但得注意几个现实问题:
技术落地:飞行汽车、机器人这些项目,不能光靠PPT。
比如,飞行汽车的电池续航、空域管理法规,现在都没解决。
长安要是真想领先,得联合民航局、电池厂商一起推动标准。
品牌整合:五个品牌太分散,得砍掉两个“边缘品牌”,集中资源做深蓝、阿维塔这种有潜力的。
比如,启源现在定位模糊,不如并入长安主品牌。
海外市场风险:东南亚工厂刚投产,当地供应链还不成熟。
比如,泰国工厂需要大量进口电池、电控模块,一旦国际物流涨价,成本压力会很大。
八、长安汽车的“央企之路”,还得走稳了
长安汽车“升级”成央企,确实是个大新闻。
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
车能不能更便宜、更好开、更省心。
至于飞行汽车、机器人这些“科幻项目”,咱们可以期待,但别指望明天就能开上。
说到底,长安汽车现在要做的,是把“央企”的资源和效率平衡好,别让体制内的“慢节奏”拖了技术创新的后腿。
毕竟,市场上的特斯拉、比亚迪可不会等它慢慢来。
最后问一句:
你觉得长安汽车成央企后,能超越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吗?
欢迎留言讨论!
(全文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