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让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车主,感觉自己买的车像是突然开了窍,变得更聪明、更会过日子了。
这事儿的主角是比亚迪,它给旗下已经卖出去的一百五十多万辆搭载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的汽车,进行了一次远程免费升级。
听起来好像就是手机更新个系统那么简单,但结果却让大家挺惊喜:升级之后,像秦L和海豹06这两款车,官方宣称的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直接从2.9升降到了2.6升。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实打实地降低了大约10%。
这件事在普通人看来,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疑问。
车都买回家了,发动机、电池这些硬件都定型了,怎么动动手指在屏幕上点几下,就能让它变得更省油呢?
这不像是给电脑装个新软件能跑得更快那么直观,汽车的油耗可是跟实实在在的机械运转挂钩的。
难道是比亚迪之前有所保留,现在才把真正的实力放出来?
还是说这背后有什么我们不了解的技术门道?
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换个思路来看待现在的汽车。
过去,我们买一辆车,它就像我们买了一台功能固定的家电,比如一台冰箱或者洗衣机。
出厂时它的性能和功耗就基本定了,随着使用年限增加,零件老化,性能只会慢慢下降,不可能越用越好。
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像比亚迪这样在智能化方面下功夫的车,它更像是一部带轮子的智能手机。
我们都知道,手机厂商会定期推送系统更新,有时候更新完了,我们会发现手机续航变长了,或者运行更流畅了。
手机的电池和处理器并没有换,改变的是指挥这些硬件工作的软件算法。
这次比亚迪的OTA升级,做的就是同样的事情。
这里的关键,在于它那套被称为第五代DM的混合动力系统。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极其精密的“团队协作系统”。
这个团队里有两个核心成员:一个是传统的内燃机,另一个是电动机。
内燃机的特点是耐力好,适合长时间高速奔跑,但启动和在市区里走走停停时效率不高,比较费油。
电动机正好相反,它启动快、反应灵敏,在市区拥堵路段效率极高,非常省,但单靠电池跑不了太远。
混合动力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如何调度好这两个成员,让它们在最适合自己的时候出来工作,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负责调度的,就是这套系统的“大脑”——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这个“大脑”是一套非常复杂的软件程序,它会根据你踩油门的深度、当前的车速、路况的拥堵程度、甚至路面的坡度,来瞬间决定:是只用电?
还是只用油?
或者是让两个一起上,发挥最大力气?
再或者,是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顺便分出一部分力来给电池充点电?
最初,车辆出厂时,这个“大脑”里装的是一套基于实验室数据和大量路测后得出的“标准工作手册”。
这套手册已经非常优秀了,所以才能做到2.9升的低油耗。
但它毕竟是“标准版”,无法完全覆盖现实世界中千变万化的驾驶场景和数百万驾驶员各不相同的驾驶习惯。
而这次OTA升级的魔力,就来自于“大数据”和“算法优化”。
比亚迪把那一百五十多万辆已经上路的车,看作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据采集器”。
每一辆车都在实时地收集着真实的行驶数据:有的车主开车风格激进,喜欢“地板油”;有的车主开车温和,追求平顺;有的车常年在北方寒冷地区行驶;有的车则整天在南方湿热的城市里穿梭。
这些海量的数据被传回比亚迪的服务器,工程师们就能像医生分析无数病例一样,从中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他们可能会发现,在某个特定的速度区间,稍微调整一下发动机介入的时机,就能节省百分之零点几的燃油。
或者,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在城市环路匀速行驶时,采用一种新的“油电协作”模式,能让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率更高。
于是,工程师们就把这些从海量真实数据中总结出的、更精细、更聪明的调度方案,写成新的程序代码,然后通过网络,推送到每一位车主的车上。
所以,这次油耗从2.9升降到2.6升,并不是硬件发生了改变,而是汽车的“大脑”被教会了更聪明的思考方式和更高效的工作方法。
它学会了如何更精打细算地使用每一滴油和每一度电。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主妇,过了一年日子,总结出了各种省钱妙招,知道哪个超市的菜打折,知道水电煤怎么用最划算,家里的开销自然就下来了。
这背后体现出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尤其是软件定义汽车这个新赛道上的强大实力。
它说明我们的车企不光能造出世界顶尖水平的高效发动机和电池,更有能力通过持续的软件迭代,让这些硬件的潜力被进一步压榨出来,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做法本身所传递出的态度。
在传统的商业逻辑里,新技术往往是新款车型的专属卖点,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更新换代。
老车主想要体验,唯一的办法就是卖掉旧车买新车,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背刺”。
而比亚迪这次选择为所有新老车主提供无差别免费升级,这在商业上是一种非常“厚道”的做法。
它打破了“产品卖出,服务终止”的旧模式,建立了一种“产品卖出,服务开始”的新关系。
这让车主感觉到,自己买的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项可以不断成长和进化的科技产品。
这种被厂家“惦记着”、持续关怀的感觉,所建立起来的品牌忠诚度和用户口碑,是任何华丽的广告都难以比拟的。
它让消费者明白,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仅在购买时享受到了先进技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还能不断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让用车成本越来越低。
这种让汽车“越开越新、越开越省”的体验,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它正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