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掀桌子了:8万块的荣威M7,让所有精致摆盘都成了笑话

最近车圈是真的魔幻,卷疯了。荣威M7,8万5毛8。讲真,我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不是车怎么样,而是上汽是不是有哪个高管被雷劈了,突然就悟了,决定不当人了。这价格,已经不是在跟同行竞争了,这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属于抱着煤气罐冲进KTV,高歌一曲然后点火,大家一起成仙。

然后我就看到了那篇典中典的软文,说这车像一个叫梓轩的男人,有存在感,有肌肉线条。我当场就地铁老人看手机,一脸迷惑。坏了菜了,现在车企的营销部门是不是集体修仙走火入魔了?一个8万块钱起步的混动MPV,它的核心用户画像是什么?是每天琢磨怎么省油多拉几趟活儿的个体户,是二胎三胎家庭琢磨怎么把孩子和行李都塞进去的中年人。你跟他们聊梓轩?聊肩膀的宽度?他们只会问你,这车能拉几个压缩毛巾,啊不,是能拉几箱货?后排放倒纯平吗?

上汽掀桌子了:8万块的荣威M7,让所有精致摆盘都成了笑话-有驾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我告诉你什么是中年男人的存在感。是娃在后座哭得像开水壶,老婆在副驾因为你走错路开始念紧箍咒,而你开的这辆车,它没趴窝,空调还很足,这就叫存在感。是后备箱能塞下两个娃的行李加一个折叠自行车,这就叫存在感。说起来我上次去迪士尼,就看到一个爹自己背着三个包,那场面,三体人看了都得流眼泪。他们要的是一个移动方舟,而不是一个移动的荷尔蒙发生器。你跟他聊梓轩的温柔眼神,他可能更关心这车的“慕斯舒压材料”座椅,被娃的巧克力奶洒了以后好不好擦。这才是现实主义,其他的都是行为艺术。

所以荣威M7这波操作,最牛逼的地方恰恰在于它用一个最低级的价格,打了所有高级营销话术的脸。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当别人还在精心摆盘,研究怎么把牛排煎出米其林三星的感觉时,荣威直接冲进后厨,把餐厅给爆了。然后拿着大喇叭喊:全场盒饭,十块管饱!你那些花里胡哨的摆盘、精致的烛光,在绝对的饥饿面前,一文不值。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荣威M7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上汽掀桌子了:8万块的荣威M7,让所有精致摆盘都成了笑话-有驾

这玩意儿就该这么卖!花里胡哨的有什么用!

车企们总喜欢整一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搞得好像买车就是请回来一个雷电法王。但讲真,决定这些技术成败的,根本不在于实验室参数,而在于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山东的老头乐。你算力再强,算法再牛,你能算出一个大爷什么时候会从路边绿化带里闪现出来吗?你能预判一个逆行的三轮车会以怎样的薛定谔轨迹漂移吗?不能。但是老头乐能。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就问你怕不怕?所以说,真正的智能,是在混乱中求生存,而不是在乌托邦里秀肌肉。

同样,MPV的核心也不是什么狗屁优雅和格调,而是装载能力和皮实耐用。荣威M7用8万多的价格,给你混动,给你长续航,给你大空间,这就是最大的“智能”。这种智能,叫“生活智能”。它不跟你聊诗和远方,它只帮你解决眼前的苟且。当然了,8万块钱,你也不能指望它真给你装个任意门,够用就行。

这让我想起一些具有“玄学”光环的品牌,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买这些车的人,他们的决策逻辑跟性价比无关,那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你跟奔驰车主说这车内饰异响,他说你懂什么,这是德味儿。你跟特斯拉车主说这车悬挂硬得像板车,他说你不懂,这叫人车合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

但荣威M7这种车,它的用户群体恰恰是反玄学的。他们是绝对的实用主义者,是民粹解构大师。你跟他谈品牌溢价,他跟你算油耗电耗。你跟他谈设计美学,他跟你聊二手残值。他们是车圈最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梓轩这种虚无缥缈的意象,在他们眼里可能还不如一个好用的杯架。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荣威M7比作自爆卡车,可能对荣威有点不公平,但对同行挺公平的。它用最粗暴的方式,戳破了行业里的一些泡沫。它在告诉所有人,不装了,摊牌了,汽车的本质就是个工具。当价格低到一定程度,所有的情怀、故事、人设,都会显得极其可笑。它就像一部修仙小说里,主角还在苦哈哈地练气筑基,突然有个哥们直接掏出一把加特林开始渡劫,把天雷都给干懵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上汽掀桌子了:8万块的荣威M7,让所有精致摆盘都成了笑话-有驾

所以,别再跟我聊什么梓轩了,我只想知道这车满载开空调,爬个长坡会不会心态崩了。这才是我们这些凡人,真正关心的问题。至于存在感,当你的车能帮你省下真金白银的时候,你的家庭地位,你的存在感,自然就来了。加大加大加大。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