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解锁新能源黑科技!冬天开电车不敢开空调?高速找充电桩像“寻宝”?现在不用怕了!全固态电池迎来里程碑突破,广汽、比亚迪、宁德时代全在冲,这波技术革命真要改写电车格局?看完你就知道未来电车有多香!
一、现场爆了!广汽中试线投产,60Ah电池让电车跑1000公里
11月24日,广州番禺的广汽全固态电池中试车间里,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运转——国内首条能产“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产线,正式投产了!
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是真能装到车上的60Ah大容量电池!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一句话点燃全场:“这条线打通了全流程制造,2026年就能小批量装车,2027年逐步量产!”
这条产线到底有多牛?
- 工序砍半:传统液态电池要“原浆涂布滚压”三道工序,这里用“干法工艺”直接三合一,能耗降30%,效率提50%;
- 安全拉满:200℃热箱测试、针刺测试全通过!要知道,传统液态电池针刺后会起火爆炸,而它连烟都不冒;
- 续航翻倍: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是现有电池的近2倍!500公里续航的车装上它,直接飙到1000公里!
“以前开电车跑高速,每100公里就看一眼续航,现在?满电敢从北京开到上海!”广汽研发负责人祁宏钟的话,说出了多少电车车主的心声。
车间里,工程师还展示了固态电解质的“神奇”:
用镊子夹起一张超薄的电解质膜,薄到透光,却能承受20公斤的重量!“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材料,比传统液态电解液耐热性高10倍,再也不怕电池自燃了!”
有网友晒出计算:“1000公里续航,每周充一次电就行,比加油还方便!”
二、不止广汽!比亚迪、宁德时代集体冲刺,2027年要“扎堆装车”
广汽不是孤军奋战!国内车企、电池巨头全在抢赛道,进度快到让人惊呼!
1. 比亚迪:2027年示范装车,60Ah电池早下线
比亚迪CTO孙华军早就放话:“2024年就下线了60Ah全固态电池,2027年启动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上车!”
要知道,比亚迪的“弹匣电池”已经解决了液态电池安全问题,再加上全固态技术,相当于“双重保险”!
有比亚迪车主期待:“要是汉EV装上固态电池,续航破1000公里,我立马换车!”
2. 宁德时代:双路线冲刺500Wh/kg,比广汽还猛
宁德时代更狠,直接走“硫化物+凝聚态聚合物”双路线!
目标能量密度500Wh/kg——什么概念?比广汽的电池还能多跑25%,1200公里续航不是问题!
而且它还在攻克“超快充”,计划让电池10分钟充到80%,彻底告别充电焦虑。
“宁德时代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参数,全球都没对手!”行业分析师感叹。
3. 欣旺达、国轩高科:中试线全贯通,样品能测了
欣旺达更激进:“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400Wh/kg方案验证,年底就建0.2GWh中试线!”
国轩高科也不甘落后,首条全固态电池实验线早就贯通,还把电池装到车上路测了:“350Wh/kg能量密度,循环寿命3000次,开10年都不用换电池!”
对比国外:宝马还在路测,我们已要量产
再看国外,宝马虽然启动了固态电池i7的路测,但计划2033年才首发!
本田2025年1月才试产,量产要等到2027年后。
“国内节奏比国外快至少3年!2027年我们集体装车时,国外还在实验室磨蹭!”有业内人士直言。
三、破解3大“死穴”!科学家让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跑向车间
全固态电池不是新鲜词,但以前总卡在“实验室里能做,车间里造不出”。现在,科学家们终于攻克了这些难题!
1. 难题1:固-固界面“不贴贴”,电传不动
传统液态电池是“固液接触”,锂离子跑得顺;固态电池是“固-固接触”,电极和电解质像“隔了层墙”,离子跑不动。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出手了!研发出“高导电、耐水、柔软”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还加了“柔性buff”——能像保鲜膜一样贴在电极上,接触面积提升80%!
“以前离子要‘翻山越岭’,现在是‘走平路’!”研究人员的比喻超形象。
2. 难题2:电池突然短路,安全隐患大
固态电池还有个致命问题:电解质里的小缺陷(比如小孔、晶界)会让锂金属析出,直接短路!
中科院物理所黄学杰团队破解了:用“阴离子调控技术”,让电解质和锂电极“紧紧抱在一起”,再也不会析出锂金属。
还有科学家更绝:研发出“无机/有机复合电解质”,里面加了弹性聚合物网络,就算电池弯折2万次,也不会短路!
“2万次弯折是什么概念?把电池折成手机那么小揣兜里,都没问题!”
3. 难题3:成本太高,造不起
以前固态电池成本是传统电池的2倍,根本没法量产。现在呢?
- 工序减少:干法工艺比湿法省30%成本;
- 材料优化: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比进口便宜50%;
- 规模效应:广汽、宁德时代建产线后,成本还能再降25%(据抖音百科数据)!
“未来固态电池的电车,可能比现在还便宜!”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说。
四、用户最关心的3个问题:多少钱?耐不耐用?冬天掉电吗?
技术说得再牛,不如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这3个问题,答案全在这:
1. 装固态电池的电车会更贵吗?——不会!成本反降25%
以前担心“新技术=贵”,但固态电池反而能让电车降价!
- 电池成本占电车30%,固态电池成本降25%,整车成本至少降7.5%;
- 循环寿命达5000次(青岛能源所数据),相当于能开10年不用换电池,省了换电池的钱;
“现在换一块电池要5万,以后?可能开废车都不用换!”有老车主算了笔账。
2. 冬天续航会“打五折”吗?——宽温域优势,零下20℃也耐用
冬天开电车,续航“腰斩”是常态,但固态电池不怕!
固态电解质的耐低温性比液态好太多,零下20℃续航只掉10%,比现在的液态电池(掉50%)强5倍!
“以后冬天开电车,再也不用裹成粽子开,空调随便开!”北方车主直呼期待。
3. 充电要等多久?——低于10分钟超快充,比加油快
传统电车快充要40分钟,固态电池?
“低于10分钟就能充到80%!”欣旺达、宁德时代都在攻关这个技术,以后充电比加油还快,再也不用在充电桩排队。
五、2030年全普及?行业预测:10年超百GWh,电车格局要变
全固态电池不是“画饼”,行业已经给出了清晰的时间表:
- 2025-2026年:中试线爆发期,更多企业打通制造流程;
- 2027年:小规模装车,广汽、比亚迪、宁德时代先上;
- 2030年:大规模量产,市场规模超百GWh(西部证券预测),占电车电池的30%以上;
到那时,电车会彻底告别“续航焦虑”“安全焦虑”“充电焦虑”:
- 续航:1000公里成标配,甚至有1200公里的车;
- 安全:再也听不到“电车自燃”的新闻;
- 成本:10万级电车也能装固态电池,比油车还便宜;
更惊喜的是,固态电池还能用到储能、低空飞行器上!
“以后无人机能飞更久,家庭储能电池更安全,这是全产业链的革命!”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
结尾互动:你期待2027年的固态电池电车吗?
当电车能跑1000公里、10分钟充满、冬天不掉电、还比油车便宜,你会换电车吗?
你现在开电车,最头疼的是续航、充电还是安全?
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别忘了点击关注,后续固态电池有新进展(比如广汽装车测试、宁德时代新产线开工),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毕竟,见证电车“告别焦虑”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能赶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