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被车主连怼5分钟,智能车用户还没习惯被“背刺”

李斌被车主连怼5分钟,智能车用户还没习惯被“背刺”-有驾
图片

智能电动车兴起这么多年了,车主们还没有习惯被“背刺”。

近期,蔚来董事长、CEO李斌被苏州ES8车主连怼5分钟的视频广泛流传。和大喊“听我说”的李想不同,李斌对外一贯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好人”形象,蔚来在过去很多年中也一直和用户保持着相对更加亲密的关系。但在近期,蔚来的多次密集调整引起了部分蔚来车主的不满。

先是第三代ES8以突破性的价格预售,一批刚刚购买ES8的用户直呼背刺,不过考虑到ES8的保有量较为有限,ES8价格调整带来的风波较为有限;ES8调价预售之后不久,蔚来宣布全系调整配置,主销的ET5T、ES6等车型售价不变,标配100kWh电池,BaaS后最低售价下探至19万元级,性价比大幅提升。

相比于此前旗舰定位的ES8,主销车型5566的价格调整影响的受众要广泛很多,尤其是部分买断75kWh电池的用户而言,这一次调整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巨大。同时由于ES8、L90的接连爆单,蔚来持续处于舆论聚光灯的中心,这其中既有蔚来支棱起来的好评,也有质疑交付速度、交付质量的差评,再叠加全系调价潜在进一步发酵的可能,蔚来需要警惕舆论的两级反转。

李斌被车主连怼5分钟,智能车用户还没习惯被“背刺”-有驾
图片

蔚来并不是第一家遭遇“背刺车主”危机的车企。实际上特斯拉、小鹏、理想、极氪等畅销新能源车企都被用户怼过“背刺”,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没有背刺过车主的车企,可能大概率都是卖得不太好的车市小透明。

随着汽车越来越像电子消费品,智能汽车的用户们,也应当对所谓的“背刺”习以为常。

燃油汽车时代,一代产品的生命周期长达7~10年,部分“求稳”的车企两代产品之间可能都不会有突破性的配置和核心技术的改变,也就是说一套接近的动力总成和接近的配置,换个外壳或尺寸,就能让传统车企卖上十来年。

其次,燃油汽车时代,99%以上的产品不具备升级迭代的能力(改装不在此列),即便是去4S店刷机,绝大部分也就是更新导航地图这样的操作。换言之,传统燃油汽车产品属于“买定离手型”,买来什么样,五年、十年以后,他的核心配置和功能还会是什么样。

李斌被车主连怼5分钟,智能车用户还没习惯被“背刺”-有驾
图片

加上传统车企以级别定价的定式,大部分产品会牢牢守住自己的价格带,即便是销量不佳,其指导价也很难出现明显调整,很多的价格调整是出现在终端优惠之上,但4S店购车透明度不佳,优惠8000还是优惠10000很多时候需要依靠用户自己的谈判能力或勤奋程度。所以燃油汽车时代,价格调整带来的“背刺案例”也相对较少。

但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在研产供销的巨变给所谓的“背刺”提供了沃土。

首先是技术,发动机、变速箱被芯片、电机、电池所取代,一代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燃油汽车时代,大众的EA211发动机+DSG变速箱可以从2010年代一路卖到现在;但智能电动车时代,英伟达2022年量产的英伟达Orin芯片已经开始逐步成为昨日黄花。

以蔚来为例,其ET5、ET7等车型初次发布时,Orin芯片是业界顶流,动力电池中的核心要素锂矿售价一度超过50万元每吨,即便定高价,企业毛利可能还是惨不忍睹;如今Orin价格大幅下探,碳酸锂价格长期低于10万元每吨,降价之后可能还有着不错的毛利。

李斌被车主连怼5分钟,智能车用户还没习惯被“背刺”-有驾
图片

实际上,电子产品上的“摩尔定律”早已经出现在了新能源汽车之上,按照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在汽车领域所呈现出的就是,在1~2年时间里,如果成本不变,那么芯片、算力等核心性能可能会出现翻倍增长;如果核心性能保持不变,那么成本可能会实现减半。

这也就为车企降价、增配,保持竞争力,提供了优渥的客观条件。尤其是当前车市极为内卷,车企更是需要想方设法降价增配或保价增配,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其次,OTA、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潮流后,智能电动车似乎有着无限迭代的可能,却又必然有着能力的上限。燃油汽车时代,汽车是一锤子买卖,不可能在买车时只有定速巡航,3~5年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之后,这辆车突然能够新增ACC的功能。

智能电动车让迭代升级成为了可能。通过软件的升级,早期的LCC变成高速NOA再升级为城市NOA的案例并不少见,车内也可能通过软件升级新增更多的功能。

但软件的升级仍旧受到硬件所制约。

李斌被车主连怼5分钟,智能车用户还没习惯被“背刺”-有驾
图片

如今的汽车在很多时候和电脑、手机并无二致,譬如手机,最新的IOS19最多可支持2019年的iPhone 11机型。在汽车方面同样如此,要求一个基于2020年硬件水平的产品全面看齐和2025年的产品,可能并不是那么合理,这就像我们很难要求一台使用奔腾4 CPU的电脑,来运行黑神话悟空。

过去的几年中,蔚来、小鹏等多家车企也曾推出过硬件升级计划,以帮助用户在更长时间里保持流畅的使用体验,并具备更好的升级迭代能力,但这项工作并不只是简单的更换一个域控制器或者插拔一颗芯片。汽车硬件的迭代速度并不比手机、电脑慢上多少,高频次且全面的硬件革新对于用户来说成本巨大,同时车企也需要同样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成本,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车企,投入产出比低得可怕。

对于用户来说,“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仍会在很长时间里成为金科玉律,想要晚点“背刺”,可能也需要和买手机、电脑一样,买当下最顶尖的配置,让车可以晚点过时。

回来李斌被怼这件事,从二代平台开始,蔚来在智驾、算力等方面一种是行业的顶配,这一度也被人诟病“浪费”;当和相当一部分友商相比,这种浪费为后续的迭代升级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用户所需要期待的,更多是蔚来技术的进步,来更加充分利用硬件的冗余和潜力;而部分现在看似差不多、刚刚的产品,或许在几年,会完全失去进化的可能。

不过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的“车主背刺”事件,也在给车企提醒,做不到的事前往别盲目宣传,譬如还远在天边的无人驾驶,譬如所谓的硬件10年不落后等等。

由于技术的客观规律,智能电动车“背刺”这事儿,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真正能够破局的办法或许会是汽车的共享化,当L4 Robotaxi真正大面积普及,当用户真正不再需要购买和拥有一辆汽车时,这种由于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所带来的背刺,才会真正被市场所忽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